三角渦蟲

三角渦蟲:別名渦蟲_日本三角渦蟲,為渦蟲綱、渦蟲科、三角渦蟲屬、其他系列品種,原產于亞洲各地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將它橫切為幾段后,每一段都會再生成完整的渦蟲。還能切割移植,產生二頭或二尾的渦蟲。當渦蟲數量少時,缸內的魚食、殘餌可滿足它們的食物攝取,而當渦蟲開始爆發,尤其是在大白天的時候,還能看見渦蟲在晃蕩的時候,不僅是缸中處于繁殖期的魚產下的魚卵會遭殃,一些小魚小蝦也會遭其毒手,淪落為渦蟲的獵物。在一個有著渦蟲蟲害的缸中,想要進行觀賞魚繁殖通常是不太可能的。
有恐怖的生存和再生能力,且卵異常的強悍,一般的高溫和常規的藥物都無法殺死,對饑餓的忍耐力也極強,食物短缺的環境中可生存數年之久。是草缸中最頑固的有害生物,很難從淡水水族箱中徹底清除,發現它的存在,往往就意為著翻缸。
生存環境:中性
最大長度:1.5cm
形狀分類:條形
顏色分類:褐色_棕色
活動區域:底層
飼養難度:容易
性情習性:危險
適宜溫度:16℃±10℃
酸堿范圍:6.6±1
硬度范圍:8±4
壽命年限:8年
食物飼料:雜食
三角渦蟲形態特征 >
體長1-1.5cm。體形扁長,葉片狀,腹面平坦,體柔軟,扁平葉狀,背面稍凸,多褐色,腹面色淺。因前端頭部呈三角形,故得名。兩側各有一發達的耳突,司觸覺和嗅覺。頭部背面有兩個黑色眼點,可感覺光線的明暗。口位于腹面近體面后1/3處,稍后方為生殖孔,無肛門。身體腹面密生纖毛,用于爬行。
三角渦蟲飼養方法 >
既能忍耐寒冷,又能忍耐酷熱,可終年生活于0-20℃水中。進食的時候,渦蟲會尋找機會黏附到目標獵物身上,然后吐出一種特殊的消化液,這種消化液會溶解目標獵物的身體組織,從而被渦蟲吸收,最終的結果就是尸骨無存。除非裸缸,凡是有底沙或造景的水族箱,極難徹底清除渦蟲。雜食性動物,食物殘餌、魚蝦尸體、魚卵、小魚、小蝦等等,都在其食譜內。
三角渦蟲雌雄分辨 >
雌雄同體。
三角渦蟲繁殖方式 >
精巢位于卵巢至身端的背側,兩條輸精管不結合,分別通過入球腔。無總輸卵管,兩條輸卵管會聚或分別。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2種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橫分裂:分裂時以蟲體后端黏于底物上,蟲體前端繼續向前移動,直至蟲體斷裂成兩半。有性生殖比較復雜,是雌雄同體的異體受精。渦蟲雖為雌雄異體,但需要交配進行異體受精。交配時,行體內受精,對方的精子暫時儲存在受精囊內,當卵巢排卵時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