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水草管控技術要點分析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水草的合理種植與良好管理已經成為影響河蟹產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蟹大小,看水草”,水草不僅能夠增加水體溶氧、調節水溫、提供天然餌料、降解氨氮及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還可以為河蟹棲息與蛻殼提供隱蔽場所,從而提高河蟹的成活率。那么蟹塘水草管控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總的來講可分為兩方面:避免“水草死亡”與防止“水草瘋長”。下面將就如何避免水草死亡與防止水草瘋長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一、避免水草死亡
1、避免水草老化
由于水質的不清爽或者水體中肥料營養不足時常會引起葉子發黃、停止生長,進而引起水草的老化,嚴重時水草會下沉到底部死亡腐爛,從而引起“壞水”。所必須保持水質清爽及充足的肥料營養才能避免水草老化。
解決方法:定期潑灑“一肥”(4畝/袋)與“藻立生”(1畝/袋),每10-15天一次。
2、栽草密度適當
水草密度過大不僅會影響水體上下層水體的對流、影響陽光照射、降低光合作用,還會是河蟹的行動、覓食受限,出現“懶蟹”或“爬草”等現象,影響河蟹的生長。水草密度太小會使河蟹爭相搶占空間,引起個體間的殘食,在河蟹蛻殼期尤為嚴重,河蟹成活率降低,大大降低了蟹塘的產量。所以前期種草藥選擇多品種的搭配、種足草,伊樂藻與苦草的數量要適中,輪葉黑藻與黃絲藻的數量要多,具體方法不詳述。
3、保持良好水質
水質渾濁、有機質過多,水草不凈常常會消弱水草的光合作用,使水草生長停滯,進而死亡。不良水質對沉水性的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有顯著地影響,所以在平時要注重調水,保持良好水質,水體能見度要在30厘米左右。
解決方法:定期潑灑“凈水寶”(2畝/袋)和“強效EM”(4畝/瓶),每10-15天一次。
4、保持良好底質
蟹塘底質同樣是水草生長的重要介質,也影響著水草的生長。隨著養殖過程中殘餌、剩料、尸體、死藻的積累,水體有機污染物不斷增加,提高了水體的化學需氧量,此時就會使NH3-N、NO2-N、H2S等有害物質的積累,使草根活力下降呼吸困難而死亡,嚴重時直接引起河蟹的大面積死亡。
解決方法:定期潑灑“底巧”(4畝/袋)、“底速安”(4畝/袋),同時配合“強效EM”(4畝/瓶)效果更佳顯著,每10-15天一次。
5、了解水草特性
水草的不同特性決定了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伊樂藻使一種高效、優質、速生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具有耐低溫不耐高溫的特點,當水溫達到25℃基本停止生長,高溫季節會大量死亡,所以要撈草,以免敗壞水質。輪葉黑藻耐高溫不耐低溫,高溫生長迅速,使后期的主要水草品種。苦草具有生長密度大、耐高溫、不臭水、河蟹喜食等特點,但同時易受河蟹及龍蝦的破壞,在蟹塘餌料不足的情況下更為嚴重,所以要綜合考慮搭配品種方便管草控草。
二、防止水草瘋長
伊樂藻與輪葉黑藻在高溫季節容易“瘋長”,所以要適時控制水草的高度,控制水草的漲勢。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蟹生長最為旺盛,同時水草的生長也最為快速。防止水草“瘋長”的方法有:
①人工清除撈出腐爛的水草、割草頭、拉草溝。
②加水使草頭沒入水面30cm以下,要緩慢加水避免水草死亡與河蟹應激。
③使用調水解毒增氧的微生態產品,如“綠水解毒安”(2-3畝/瓶)、“凈水寶”(2畝/袋)、“底生氧”(4畝/袋)調水改水、解毒增氧。
三、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1、科學喂料
河蟹飼料的的投喂不僅關系著河蟹自身的生長,還影響著整個池塘的生態環境,所以喂料要有科學性。盡量投喂高品質適量的飼料,這樣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也避免餌料浪費及水體污染。料過量的時候,大量的殘餌需要消耗水體的溶氧使池塘形成一個高度厭氧的環境,繼而引起NH3-N、NO2--N、H2S的積累,毒害水草根系,造成水草腐爛。料不足時,河蟹會攝食水草,苦草最易受到破壞,根系也難以保全,引起根系上浮,敗壞水質。
2、水位適宜
水位的深淺影響著水體的能見度,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決定著水草的長勢。控制水位的原則:以水草不露出水面為準,還要遵循“春淺、夏滿、秋適中”的原則。在2-3月份,控制水深在20cm-30cm,有利于水草的栽種與迅速生根扎根;在4-5月份,控制水深在40cm-60cm,有利于水草充分發揮光合作用;在6-8月份,控制水深在90cm-120cm。只有適時適宜的水位才能控制水草的長勢,維持較好的水體環境。
3、及時撈草與科學割草
每逢高溫季節便是水草最容易上浮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撈草。當池塘水草覆蓋率≥50%以上時,對于上浮的沒有新根的水草要及時撈出。若水草上浮之后下沉后再也不上浮,更應該及時的撈出,防止腐爛影響底質。
割草頭也要選擇合適的天氣,最好在晴天進行,陰雨、悶熱天盡量不要割草。每一次割草不宜太多,要分點交叉割除,每次割草亮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高溫季節正常情況下一月一割即可。另外,割草之后最好進行水質改良,這樣可以防止割草是攪動引起的水渾、缺氧、底質變壞等不良后果。
以上內容從兩個方面分析了蟹塘水草管控技術要點,然后也要注重日常的管護工作。縱觀整個水草管控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合理的草種搭配、及時的水草養護,再配以周期性使用微生態制劑進行調水改底肥水可以達到良好的水草管控目的。“只種不管,適得其反”,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水草死亡及瘋長,保持水草良好長勢,創造良好的池塘生態環境,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上一篇:河蟹養殖水質調控技術要點 下一篇:河蟹養殖最適宜的土壤探討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