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編輯:李振  時間:2018-09-16   瀏覽: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九月,清晨時分,地面與樹葉上已經開始凝結出了水珠,夜晚吹來的風涼意十足。都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可是對于部分河蟹養殖戶來說卻是損失的開始。9月1日前后,蘇南地區氣溫上升,池塘缺氧嚴重,多數塘口死蟹突然暴增,加上第五次蛻殼出現軟殼、死蟹等,導致許多養殖戶損失慘重,部分塘口甚至有可能面臨著“絕收”的境況。面對大量的死蟹,養殖戶盡顯無奈與茫然,曾經的朝陽產業,如今卻日落西山,我們不禁要問河蟹養殖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河蟹養殖池塘

                利洋水產藥店江蘇薛城店是在2010年建店,記得那時候普通規模(30畝計算)的養殖戶,一年投入在12萬-15萬之間,到了下半年賣蟹,多數收入能夠達到25萬以上,高的或許能賣到30萬。按照經濟效益分析,利潤/投資可以達到100%以上。那時候一年10多萬的利潤,基本上足夠維持一家3口全年的開銷,且少有盈余。但是八年后的今天,隨著養殖成本(塘租、飼料、苗種、螺螄、甚至“藥品”)持續上漲,而我們的盈利水平卻依舊止步不前。根據2017年我們對高淳地區河蟹養殖戶養殖情況的不完全統計,畝產量150斤以上的僅占30%左右。如果按照均價50元/斤來計算,畝收入也只有7500元,可是此時的成本多數已突破5000元/畝,利潤/投資連50%都沒有,這還不包括畝產少于70%的那一批養殖戶。再考慮到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以及資金使用成本(借款利息)等目前社會現狀,150斤/畝的產量根本無法真正賺錢。這種投入大,收益小,風險高的“生意”為什么我們還那么積極去做呢?那是因為我們在賭!賭產量能上150斤/畝以上!賭河蟹的平均規格能達3.5兩/只以上!賭大規格河蟹的行情高!但是,能同時達到這三個條件的養殖戶恐怕10%都沒有吧!

                人們似乎都有個壞習慣——選擇性地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碎片化信息,比如老邢家放了哪里的苗今年螃蟹大得很、老楊家前幾天殺了藍藻池塘還好好的、小夏塘前天下肥今天水草長勢很好等等,但是,我們在考慮池塘問題的時候,不能簡單的把某一樣工作當做決定要素,池塘生態系統不僅僅只是這么簡單的因果關系!它是某個條件下的連續反應過程,每個池塘的條件不同,每個養殖戶的管理操作不同,池塘中不可控因素也多,所以不是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取得同樣的效果。另外,許多養殖戶也說,以前螃蟹好養的很,隨便“調水”能出產量,可是現在即使做了許多工作,卻沒有什么效果!那是因為養殖大環境(水源、氣候、塘口老化等因素)的改變導致池塘條件越來越差,養出好螃蟹的概率越來越低,所以我們用“刻舟求劍”的方法去對比現在的養殖結果是不可取的!

                那么,螃蟹難道就養不下去了么?肯定不是!那怎么養?今天我撇開藥,來談談思路和方法!河蟹屬于低等無脊椎動物的底棲生物,自身沒有特異性免疫,加上疾病潛伏期長,所以一旦發病很難徹底治愈,多數“治療”方法還是從改善環境和增強體質入手,以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比起到處去尋求“特效藥”、“偏方”來治療死螃蟹的辦法而言,這個方法安全且行之有效,只是治療時間不一定快!所以怎么養?當務之急是要找到改變養殖池塘條件的措施,才能降低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才有可能穩賺不賠!

                那么,如何降低風險呢?成本高、成活率低、規格小、行情不好都是風險,成本和行情我們決定不了,產量和規格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產量還是要規格,多數養殖戶會取舍兩難。看到極個別養殖戶養出畝產100,均價100元/斤的大規格螃蟹賺錢了,于是可能開始琢磨著降低放苗密度,養大螃蟹。可是大螃蟹需要水清、草好、水源好、吃料好、不能缺氧、不能發病才行,如果你沒有養出大規格螃蟹的條件,又降低養殖密度,那風險就很大!想要穩當賺錢怎么辦?就是保持適合自己管理的養殖密度前提下,提高產量!把畝產提高到250斤甚至以上,這樣即使均價只有30元-40元/斤,那也不會虧錢。

                放苗密度高,就得多投喂,隨之而來的是水質污染大,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凈化水質的能力!合理“用藥”就是凈化水質的過程,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池塘中的“微生物”(細菌)、水草等,才是凈化水質的主力軍,擁有這些主力軍的前提就是擁有“溶解氧”!目前淡水水產養殖中只有河蟹是沒有增氧機的,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安裝增氧機,提高池塘水體自凈能力,不然我們還是得“靠天吃飯”!就如2018年,前期養殖也算是風調雨順,誰知后期天氣變化導致的缺氧又讓我們損失慘重!試想,如果我們塘口具備有增氧能力,那么就可以提前防備,減少損傷了。缺氧帶來的不僅僅是當時造成的死亡損失,更大的影響是之后水質開始惡化、河蟹開始出現蛻殼不遂、軟殼蟹增多且成熟晚、規格小的情況,這些都嚴重影響效益!所以安裝增氧機是減少損失,降低養殖風險的關鍵!

                除了增氧能力弱外,還有一個限制因素就是水源!2018年8月30日,“洪澤湖污水過境導致3萬畝河蟹絕收”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外源水發黑、發臭、藍藻暴發,高溫天無水可打、有水不敢打成為常態。7-8月份除了降雨外,池塘幾乎沒有補充新鮮水源,坂田水位淺、晝夜溫差大,加上投喂多、用藥量大,池塘污染嚴重,有毒、有害物質不斷積累,螃蟹體質弱,蛻殼容易誘發發病,此時治療為時已晚!因此保證有優質水源是養殖成功的另一個因素。如果不解決增氧和水源兩個問題,缺氧、綠沙、泛塘等養殖問題還是會持續發生,養蟹也會變得越來越艱辛!
                中國養殖基地 yzjidi.com
                8月23日惡化的水質

                2018年的養殖已經接近尾聲,各大電商平臺和專賣店已經開始著手賣蟹,以往僅局限在江浙滬或一些一、二線城市的大閘蟹現已經逐漸進入內陸省份乃至偏遠地區的餐桌上!網絡的推廣、物流的發展一定會讓大閘蟹的銷售道路越來越寬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產量,提高品質才能在這越來越大的市場和越來越透明的行業中找到賺錢的出路!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