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水陽鎮是全國扣蟹育苗的重鎮,以單位面積小(每個池塘一般3-5畝)、產量高(300—500斤規格苗/畝)而聞名。然而在高產量的背后,每年早熟蟹(老頭蟹)產量的起伏不定也成為廣大育苗老板比較頭疼的問題,那么制約老頭蟹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經筆者走訪調查,現分析如下:
|水位或水體透明度|
水位高低或水質透明度大小直接影響的就是積溫。而積溫也是甲殼動物蛻殼的必備或者促進條件。水位越低、水體透明度越大,積溫累積的就越快,積溫累積的越快,蟹苗蛻殼頻率相應也會加快甚至出現不規則蛻殼,形成老頭蟹的幾率也會大幅增加。
針對性建議
1、大眼幼體放苗(放苗時水位不低于40公分)后隨著溫度升高,要及時提升水位。
2、加大平時的肥水、調水力度,保持水體透明度在適宜范圍,切不可一清到底,尤其在放苗早期。
|水花生的密度|
水花生一直以來以易栽植、好成活而深受扣蟹育苗池塘的歡迎,成為扣蟹育苗池塘最主要的水草。然而水花生在不同時間階段的密度,也成為制約老頭蟹形成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高溫階段,水花生過少的話,也會導致積溫提升過快而刺激蟹苗不規則蛻殼,形成老頭蟹。
針對性建議
1、五、六月份水花生比例不低于30%—40%,放苗早期可以搭配種植一些伊樂草。
2、及時調整水花生長勢,對于苗種密度大的,水花生白須少(苗種易啃食白須根),長勢會逐漸變弱,需及時補肥或者移栽新的水花生。
3、高溫階段水花生比例不低于50%—60%,可采取全塘均勻浮植方式,但不可過密,嚴防高溫缺氧。還可采用水花生分塊或條狀栽植,留通風溝的模式。

扣蟹育苗塘水花生布局
|不規則蛻殼|
不規則蛻殼主要常見于以下兩種情況:不蛻殼(或蛻殼次數少)或者應激頻繁蛻殼。誘發不蛻殼或蛻殼次數少的原因多見于種蟹質量不佳、藥殘、餌料質量不佳、底質環境不良等。應激蛻殼多見于池塘缺氧、溫度劇變(多見于極端天氣、水清、水淺池塘)、pH高或波動過大(如水清、青苔多的塘口)等一些列引發苗種應激的因素。
針對性建議
1、大眼幼體下塘后,水位要根據溫度變化控制得當,同時定期進行補肥、補藻等管理工作,保持水體肥度。
2、餌料蛋白一定要優質,優選全價配合飼料進行投喂。
3、定期內服助消化(如:乳酸菌)、強免疫(如:免疫蛋白)、平衡蛻殼類(如:殼聚糖)產品,最大程度確保苗種平衡、集中蛻殼。
4、極端天氣做好抗應激工作,及時潑灑維生素C。
|高溫階段盲目減料或者降蛋白|
進入夏季,溫度逐漸升高,許多育苗朋友都會陷入減料或者降低飼料蛋白的誤區,事實上,餌料蛋白的高低與老頭蟹的比例大小并無直接相關,前提是飼料蛋白一定要優質,魚粉一定要純正。如果飼料蛋白質量不好,就是使用再低蛋白的飼料,老頭蟹的比例還是會很高。正常天氣盲目減料更加不科學,這樣更會加劇規格差異、蛻殼更加不會平衡、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因營養不良導致不蛻殼、蛻殼不遂等異常情況發生。
針對性建議
1、高溫階段餌料投喂一定要看水而定
一般水體透明度較佳的,可選擇高蛋白餌料進行投喂
水渾、水濃、藍藻池塘,可投喂低蛋白餌料。
2、正常天氣,一定要定時投喂,切不可盲目減料。
希望通過以上幾點簡單總結,能為扣蟹育苗提供一定指導幫助,從點滴做起,切實提升扣蟹苗種的產量與品質。
作者:江蘇好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