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河蟹池塘良好生態注意事項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河蟹養殖重要季,春季是投放河蟹苗種、水草種植、水質調節、底質改良的主要時節,河蟹養殖一直是丹徒水產的主導品種,能否養出一池產量高、質量好、規格大的優質商品蟹,直接關系到養殖戶的效益與養殖的積極性。傳統觀點,普遍認為,養大蟹的第一要素是良種,俗話說,好種出好苗,有好苗才能養出大蟹,筆者通過多年實際一線工作,并與當地河蟹養殖能手杜龍泉、徐許平等許多養殖大戶、土專家溝通交流,許多實際的養殖實例表明,苗種不是第一位的,生態才是第一要素,要把大規格河蟹養成幾大因子排序的話,依次應該是生態第一位,養殖管理第二位,良種是第三位。生態好,病害就少,成活率就高,產量就大,生態好,河蟹生態快,特別是最后一次脫殼,會使河蟹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數倍,規格就大;生態好,河蟹口感好,質量高,餌料系數低,成本低,效益就高。
大家在強調“長江一號”、“長江二號”扣蟹良種的同時,要花大力氣做好河蟹池塘的生態營造工作,良好的生態指標主要有四點:一是水草,池塘應有豐美的水草,池塘覆蓋率春、夏、秋應在40%、60%、80%左右,品種要以伊樂藻為主,最好要有三至四個品種,水草應扎根有力,色澤清綠有活力,不漂浮、不爛根,要做到這點很不容易,養殖戶從四月下旬就要好水草的養護工作;二是水質,具體的說,氨氮應小于0.5mg/l,亞硝酸鹽應小于0.01mg/l,無硫化氫檢出,要做到這點,養殖要從每天的養殖管理入手,綜合考慮飼料、天氣、池塘肥度、藻相等因素;三是底質,底泥厚度控制在10-15公分,底層要有螺螄、水蚯蚓、搖蚊幼蟲等,應經常用一些底改類制劑;四是適度的溫度,夏季水溫最好不高于30℃,要做到這點,要在池塘水位、換水、加井水等上面作文章。
丹徒高橋鎮江洋水產杜龍泉養殖的近50畝成蟹養殖池,由于遵循并把握好了這幾個重要環節,畝放自培扣蟹1300只,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上養殖者的辛苦勞作,在上一年的生產過程中,獲得畝產大規格成蟹近300斤的好成績。(作者:笪云 萬秀蘭)
上一篇:提高河蟹第一次蛻殼成功率的管理要點 下一篇:河蟹飼料的配制原則及配方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