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來種草 河蟹養殖定會好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種植水草是當今生態養殖中大力提倡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實踐證明,養殖池塘種草與否,其養成的品質、發病率差異十分明顯,因此,蟹池一定要堅持種植水草。一般情況下,水草種植面積占全池水體面積的2/3左右為宜。當水草生長過密,可視水體大小,每隔10~15米開出一條1.5~2.0米的無草通道,以確保池底水體的正常交換。
主要做法是:清塘藥物藥性消失后,池水保持在20~30厘米,待水溫逐步回升后,每畝施用2.0~3.0千克復合肥,即可種植水草。品種主要有輪葉黑藻、苦草、伊樂藻等沉水植物,從草質來看,以輪葉黑藻與伊樂藻為佳,苦草次之;從生產季節上來看,以伊樂藻為佳,因伊樂藻耐寒性強,以春秋季為最佳生長季節,長勢最快,冬季也基本不死亡,可以早種植、早生長,從而可早放蟹種,提早飼養管理。種植時間,伊樂藻在清塘后的冬季或早春,輪葉黑藻、苦草宜在3月份。種植方法:“輪葉黑藻”與“伊樂藻”以無性繁殖為主,采取切莖分段扦插的方法,每畝用草量15~25千克,行間距1.0~1.5米,全池栽插。苦草,又名面條草、韭菜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種籽細小,長度2.0~3.0毫米,籽徑0.3毫米,籽粒包裹在草莢內,播種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時,用擦板搓出草籽,將草籽用泥土拌勻,潑撒即可。既可散播,又可條播,每千克草籽可播種5~8畝。種植輪葉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因其萌發較遲,則需要在池塘四周離池邊1米處設置水花生(喜旱蓮子草)帶,寬度2.0米,作為輔助措施,用來吸水體肥力,調節水質,提供河蟹棲息、避敵蛻殼場所和遮陽降溫。(作者:呂春英)
上一篇:春季河蟹養殖管理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河蟹蛻殼期間應該注意的五個問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