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蟹養殖效益的八個主要措施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作者:金湖縣漁業科技入戶 黃鶴軍
 
近年來,河蟹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產量不斷增加,造成市場供大于求,導致蟹價下跌,嚴重影響了漁民的養蟹積極性。為了充分利用資源、挖掘生產潛力,提高養殖效益,廣大養蟹戶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栽植復合型水草
在池邊四周栽植伊樂藻,在深水區栽植輪葉黑藻、苦草、空心菜、水浮萍等,在淺水區栽植蒿草、蘆葦等。水草覆蓋率應達到50%以上。
二、適時投施基肥
苗種放養前7-10d,加水50cm左右,投放發酵消毒好的畜禽糞,量為200-300㎏∕667㎡,以培育浮游生物,為即將入池的蟹種提供生物餌料。
三、合理投放螺螄
螺螄改2次投放為3次投放。第1次于清明前投放,量為200-300㎏/667㎡,此時氣溫適宜,讓其在池內自然繁殖仔螺螄,為幼蟹源源不斷地提供適口活餌料;第2次于6月份投放,量為100㎏/667㎡左右;第3次于8月份投放,量為150-200㎏/667㎡。
四、控制青苔生長
在青苔萌發初期用生物滅苔凈(主要成份:復合活性劑、生物抑制劑等),用量為20-30ml/667㎡(1m水深),方法是兌水稀釋2000倍后潑灑于青苔集中處,使用時應開機增氧。面積較小的塘口可采用人工撈除。
五、科學投喂餌料
餌料投喂應堅持“五定”原則,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定人。3-5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為36%-40%的配合飼料為主,輔喂部分鮮冰鮮魚;6-8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為28%-30%的配合飼料為主,輔喂部分玉米、小麥等谷物;9-10月份,以投喂冰鮮魚為主,輔喂蛋白含量為38%-40%的顆粒料。每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為主,占日投喂是的60%-70%。投喂量以投喂2h內吃完為宜。
六、調控好水質
每隔5-7d加水1次,每次加水15-20㎝,保持水質清新;每隔15-20d換水1次,每次換掉20%-30%的老水,保持水質嫩、爽;每隔10-15d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667㎡,調節ph值在7.5-8.5之間;每隔20-30d使用1次EM菌(復合生物制劑),用量為1-1.5㎏∕667㎡,以改良水質和底質;適時開啟增氧機,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七、加強蛻殼期管理
河蟹蛻殼前5-7d換水1次,并用蛻殼素、維生素C、三黃散等拌餌投喂,以促進其順利蛻殼,加快發育生長。
八、加強病害防治管理
每隔15d左右使用1次溴氯海因粉(生產單位:無錫市中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用量為200g∕667㎡(1m水深),方法是兌水稀釋1000倍后全池均勻潑灑,預防爛鰓、腸炎病;4-5月份,使用1次特效濃縮纖蟲凈(主要成份:多拉菌素1%,納米鋅,殺蟲增效劑),用量為20-25ml/667㎡(1m水深),方法是兌水稀釋后全池均勻潑灑,以殺滅寄生于鰓部與體表的各類纖毛蟲;7-9月份,每隔20-30d投喂1次用0.1%的鮮大蒜汁或1%的痢菌凈拌餌投喂,以增強河蟹的抗病率。另外,還要防范水老鼠、青蛙、水鳥及一些兇猛肉食性魚類對河蟹的傷害。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