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大閘蟹養殖戶如何防止蟹池水草長勢差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作者:浦口區后圩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馮露露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養蟹先養草”,蟹池水草不僅可增加溶氧、遮蔭降溫、提供餌料,而且能轉化物質、凈化水質,為河蟹生長提供適宜的生態環境,水草是維持蟹池生態平衡不可或缺的因素,對水草的栽種和管理存在誤區會導致養殖失敗或經濟效益不高,針對后圩有些示范戶今年蟹池水草長勢差甚至沒有水草的情況,特做以下總結。

                  一、水草長勢差的主要原因

                  1、蟹池缺肥或水質過肥。蟹池缺肥一般發生在河蟹養殖前期,水溫較低,加之蟹池投放了大量的螺螄,水質清瘦,特別是新開蟹池與清淤后的蟹池熟土層淺、有機質少,水草難以生根生長;水質過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響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難以生長。

                  2、清塘藥物過重或藥物使用不當。蟹池一般用生石灰清塘,由于用量過大,藥性沒有完全消失;另外由于連續大量使用硫酸銅,造成水草的傷害。

                  3、水草莖葉有附著物。由于水質較差,水草莖葉會附著大量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為各種藻類、纖毛蟲和有機物,直接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導致水草萎縮甚至死亡。

                  二、解決方法

                  1、新開蟹池與清淤后的蟹池,要對池底進行淺耕10-15cm,通過10-15天的曝曬曝凍,形成熟土層,再施經過發酵的有機肥100-150kg/畝,然后灌水種植水草。水質清瘦的池塘,可施經過發酵的有機肥50-100kg/畝,將有機肥分成多個堆均勻分布在蟹池周圍的淺水區,經常翻動,讓肥水慢慢地擴散到整個池塘;也可直接施入尿素5-8kg/畝,或者將復合肥5-10kg/畝化水后均勻施入,增加池水的肥度,促進水草的生長。對于水質過肥的蟹池,一方面可采用換水或增加活螺螄投放量的辦法解決,也可以使用水質改良劑(沸石粉、硫代硫酸鈉、復合底改等),待水色好轉后再使用微生物菌徹底改善水質,增加池水的透明度,促進水草的光合作用。

                  2、用生石灰清塘的池塘需在藥性消失后種植水草,大量使用硫酸銅的池塘需及時換水,以降低池水中銅離子的濃度,減輕對水草的毒性。

                  3、水草莖葉有大量藻類及有機物,可用EM菌1kg/畝,也可用米活化后加水潑灑在水草上,效果較好;水草莖葉有纖毛蟲、藻 類、有機物的,可用1mL/L硫酸鋅+0.2mg/L硫酸+0.1-0.2mg/L強氯精全池潑灑,3天后用光合細菌為主導的復合細菌潑灑,有非常好的效果。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