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河蟹養殖常見病弧菌病的控制要點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原因 :引起河蟹弧菌病的病原有多種弧菌,其中主要包括鰻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該類菌主要感染血淋巴,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放養密度高,飼養過程中河蟹受到機械損傷或敵害侵入,使蟹體表受損,水質污染。投喂人工飼料過多,導致弧菌繼發性感染。病蟹腹部和附肢腐爛,體色變淺,白色不透明,發育變態,停滯不前。病蟹組織中,特別是鰓組織中,有血細胞和細菌聚集成不透明的白色團塊,瀕死或剛死的病蟹體內有大量的凝血塊。病蟹身體瘦弱,活動能力減弱,行動遲緩,匍匐在池邊,多數在水的中、下層緩慢游動,趨光性差,體色變白,攝食減少或不攝食,有時病蟹呈昏迷不醒狀。隨著病情發展,胸足伸直失去活動能力,最終聚集在池邊淺灘處死亡。

                  危害:危害幼蟹,蚤狀幼體甚至大眼幼體。發病率較高,死亡率可達50%以上。如若幼體染病,l天~2天內即會導致“全軍覆滅”。該病的主要流行季節為夏季,流行水溫25℃~30℃。

                  診斷:將病蟹的血液淋巴涂片,若發現有弧狀、螺旋狀或S型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且具該病癥狀的,基本可判定為此病。對于早期患病幼體,通過身體比較透明的地方,在400倍顯微鏡下,可見到細菌在幼體內各組織間的血淋巴活潑游動。確診需用弧菌多價血清進行凝集試驗。

                  防治 

                  預防:合理放養,保持適宜的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3只~6只,每只5克~10克。在捕撈與運輸過程中,要盡量小心,避免蟹體受傷。及時更換新水,調節水質,保持水質清潔,以防止因有機質增多而導致該病發生。在育苗和養成期間,注意消毒預防,欣碘1ppm預防消毒效果很好,另外消毒兩天后注意補充有益菌種間接抑制弧菌。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