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蟹培育可以采取水泥池或土池,親蟹池準備工作包括排干水池,平整池底,清淤,曝曬池底,清塘和修建防逃設施等。單位池面積可大可小,50~2000平方米都可以,池深1.5米左右,堤坡比1:(2~3),面積大的池塘堤寬2米左右,有益于防逃設施的搭建。要有完善的進排水設備,防逃設施可以在池周圍建造板式防逃墻。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常規的清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100千克,2~3天后用清水沖洗池底1遍,抽干后再注入新水備用。池底稍投附著物,以供越冬和活動用。水質要求清新無任何污染,含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40厘米。
    清塘后通常先在池水中投放少量親蟹,經24小時試水飼養,確認藥性消失后再正式放養親蟹。
    親蟹要求附肢齊全,成熟度好,體質健壯,體色、體厚,爪尖等都要健康。雌雄數量比例為(2~3):1。在立冬前后放養親蟹較為適宜。親蟹入池密度5只/平方米。越冬期間的親蟹飼料有水草、人工飼料、小雜魚等,要交替搭配投喂。水溫10℃以上時,每天投小雜魚等飼料量為親蟹總重量的1%左右,5℃以下停止投飼。每10天換水量1/5左右,入水溫度要求與池內水溫相同。雌雄先分開暫養,快到春天時再放到一起養殖。成熟的雌雄親蟹在淡水中也能交配,但不抱卵,所以交配時鹽度最好在15‰以上。
    春天的3~4月份,交配后8~10天,絕大多數的雌蟹已抱卵,此時可將抱卵蟹移至抱卵蟹培育池進行培育。
    先要將即將抱卵或已經抱卵的蟹在0.5%福爾馬林溶液中藥浴10分鐘后移進室內水泥池集中養殖,放養密度為15~30只/平方米,水深為30厘米,為了保持水質,可以微流水或每天換水2次,主要目的是置換低層水,換水量視具體水質情況而定。
    對即將抱卵的親蟹的培育營養要充足,可以投喂魚類、貝類、小雜魚和玉米制成的飼料或專用配合飼料等。水溫5~15℃時,日投飼量占河蟹體重的1.0%~3.0%。傍晚投喂,次日需檢查殘餌情況,再根據攝食情況適當增減投飼量。具體的投喂量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其他日常管理與親蟹培育基本相同,如防逃、防鼠等。
    抱卵蟹放養密度為2~3只/平方米,可以減少抱卵蟹之間相互干擾,達到較好的培育效果。水質應保持清新,溶氧應充足,防止藻類或有機質增加破壞水質控制聚縮蟲之類有害生物的數量,因此溶氧需維持在5毫克/升以上,并且每周做到徹底換水1次,水深保持在1~1.5米之間。
    育苗前的池內蓄貯海水要用200目以上紗絹過濾,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精消毒育苗池海水。
    飼料以新鮮魚、貝肉為主,殘留飼料要及時清除,以防水質敗壞。要定期取樣檢查親蟹抱卵情況和健康狀況。每天再仔細檢查抱卵親蟹的卵胚胎發育情況。當胚胎復眼形成,色素加深,卵絕大部分透明,卵黃縮小成蝴蝶狀小塊,應做好準備,幼體將在2~3天內孵出。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