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套養青蝦生態養殖模式介紹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金壇市金城鎮河蟹養殖示范戶耿小龍在河蟹養殖池中套養青蝦,從100多畝蟹塘中收獲青蝦近5萬元,自繁河蟹苗12萬元,出售成品蟹25萬元,每畝純收入2500~3000元。
池塘條件   清淤,保持池塘淤泥5厘米深,加深加寬水位,使1.5~2米的池塘水深面積占全池面積的40%以上,坡比1:3,用蓋塑板或防逃網做成防逃設施。
微孔增氧設施的安裝    供氣管架設在池塘中間,高于池水最高水位10~25厘米,南北向貫穿于整個池塘。在供氣管兩側間隔8~10米水平設置一條微孔管,微孔管一端接在總供氣管上,另一端延伸到離池埂1米遠處,并用竹樁將微孔管固定在高于池底10~15厘米。
養殖環境的營造    全池以伊樂藻為主,采用切莖分段扦插,每畝用草量10~15公斤,行間距5~6米,全池栽插,并在伊樂藻中間搭配種植輪葉黑藻、苦草等其他沉水植物。全池水草覆蓋率保持在50%左右。清明前后,每畝投放活螺螄200~250公斤,7~8月份,可補放150~200公斤/畝。
水質管理    要求水體溶氧保持在5以上,池水透明度40厘米,pH值7.5左右,氨氮0.1毫克/升。一般5~7天注水一次,高溫季節每天注水10~20厘米,特別是在河蟹蛻殼期。3~5月份水位0.5~0.6米,6~8月份 1.2~1.5米(高溫季節須適當加深水位),9~11月份穩定在1~1.2米。
苗種放養   1~2月份畝放養1000~2000尾/公斤的青蝦苗10公斤。3~4月份,投放100~200只/公斤的長江水系的蟹種600只。有條件的地區可在春放蝦苗捕撈上市后(7月~8月)進行第二次蝦苗放養,畝放量規格為1000~2000尾/公斤的青蝦苗 5公斤。
飼養管理    先投喂青蝦飼料,再投喂河蟹飼料,確保河蟹、青蝦正常攝食。5~9月,是河蟹與青蝦快速生長的階段,根據池塘情況適時增氧,正常天氣一天開機4個小時,悶熱天氣可開機增氧7小時。
病害防治    堅持生態調節與科學用藥相結合,積極采取"清塘消毒"、"種植水草"、"自育蟹種"、"科學投餌"、"調節水質"等技術措施,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并注重微生態制劑的應用,每10~15天用PSB、EM原露等生物菌全池潑灑,改善水質,同時用生物底質改良劑改良蟹池底質。梅雨結束高溫來臨之前,撲殺纖毛蟲,并進行水體消毒和內服藥餌。同時,加強投喂,增強河蟹體質和抗病能力,確保河蟹順利渡過增重育肥期。
捕撈上市    冬季輪養的青蝦,在4月中旬即可用地籠捕捉上市。成蟹捕撈一般在10 ~11月,待基本捕撈結束時再進行干塘。
 
上一篇:河蟹套養花白鰱生態養殖模式介紹 下一篇:河蟹仔蟹階段的如何飼養管理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