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防凍技術措施介紹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一)商品蟹管理技術要點
1、破冰。商品蟹暫養密度大,雪后溫度偏低,養殖管理難度較大。通過打冰眼或破冰,一方面可以觀察越冬池中是否缺水、缺氧,另一方面,可以使水體中的部分有害氣體逸出。水中缺氧時(低于1.8mg/L),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劍水蚤、松蚤蟲等水生昆蟲聚集,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及時采取增氧措施。
2、增氧。水中氧氣85%來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少部分來源于空氣的溶入和補水時帶入。
(1)保持明冰。越冬池應以明冰封凍,若凍成烏冰,應破除后重新結冰,保證明冰區占50%以上。雪后及時清除積雪,清雪面積占池塘面積的80%以上。如烏冰去處或掃雪不及時,造成冰下光照不足,阻斷光合作用,易造成缺氧。
(2)機械增氧。可用1.5~3.0千瓦增氧機連續開機2~3小時進行增氧。還可在越冬池缺氧又缺少水源的情況下,利用水泵進行循環水增氧。還可利用氣瓶或氣泵,將空氣壓入水中進行增氧。
(3)化學增氧。緊急情況下,可利用增養靈等化學藥物進行增氧。
3、補水。 保證越冬池冰下水深在0.8m以上,若低于此數,應隨時加水補滿。補水的水溫要超過4℃。
4、起捕。0℃以上可干池捕捉,0℃以下不宜起捕,可向蟹池進水。白天干池捕捉蟹,傍晚蟹池回進水。
(二)河蟹蟹種管理技術要點
1、水位控制。要經常檢查越冬池有無滲漏現象,蟹池不能較長時間處于低水位狀態。越冬池要保持水深1.5m左右,河蟹只有在較深的水體里才不會被凍傷、凍死。否則,河蟹盡管藏在洞穴或泥土里,但仍然暴露在空氣中,將會被凍傷或凍死。發現水位下降,要及時加水,進水水溫溫差不超過2℃。
2、餌料投喂。河蟹雪災后基本停食。冰雪溶化時,河蟹活動量加大,注意保持清新水質。當水溫升高到5℃左右,適當增加含脂肪、蛋白質高的動物性飼料、煮熟的麥粒、玉米等。
3、日常管理。要有專人進行巡塘,冰封塘面要及時敲碎結冰,盡量減少行船、撈魚蝦等驚擾蟹類現象,避免蟹類受驚四處亂竄而受傷和消耗體力。
(三)災后成蟹生產要點
1、池塘清整。在放養前,須對池塘進行清整,雪后池塘還要加固池埂,清除過多淤泥。蟹種放養前l5天左右,徹底清池,清池方法有干法和帶水清池法兩種。一般干法清池每畝用生石灰75kg,溶化后全池潑灑。帶水清池只是在池水不能大部分排出的情況下使用,具體用量可根據池水深淺靈活掌握,能保證殺滅水中敵害生物即可。
2、加固防逃設施。在養殖河蟹池塘的四周須建造牢固的防逃設施,以防河蟹逃逸。防逃設施內壁要光滑,常用的有塑膜、鐵板、鋁板等。
3、水草防凍。已種植伊樂藻等水草的養殖戶,要防止水草凍死,具體方法是確保水位高于水草,使冰層在水草之上。
4、暫緩放養蟹種。氣溫在0℃以下或下雪天氣時,不能起捕、運輸及放養蟹種,以防止蟹種凍傷。等待天氣回暖,氣溫在5℃以上時,再進行蟹種的相關操作。
上一篇:水產養殖貼士:控制河蟹性早熟的技術要點 下一篇:河蟹育肥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