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貼士:稻田培育幼蟹管理技術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1、餌料管理:河蟹早期飼料種類包括鮮嫩水草及魚糜、蝦糜、熟豬血、豆腐等,稍后可增加螺肉、蚌肉、豆渣、碎菜籽餅、豆餅,煮熟的玉米、小麥、南瓜及飯店的下腳料、屠宰場的廢棄物等。早期投喂時,要用紗網過濾,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為蟹苗總重量的30%~50%,后期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時應在傍晚,以適應河蟹夜間覓食的習性,投喂量為蟹苗總重量的5%~8%,并視水質、天氣、溫度及蟹的蛻殼變態等因素的變化而增減,堅持在蟹溝邊定點給食,保證河蟹吃飽、吃足而不過剩。
    2、水質管理:放苗時稻田灌注新水。水深10cm,以后隨水溫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長而逐漸加深,稻田水位穩定在15~20cm,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約5~10cm,保證河蟹在清新、活爽、溶氧高的水中良好生長,每半月施一次生石灰,用量20kg/畝,使水質呈微堿性,以達到滅菌、消毒、補鈣的目的,根據水質狀況酌情追肥,每月可施入畜糞100~130kg或施尿素5~7kg。有條件的話可保持稻田微流水,來刺激河蟹食欲,增加其蛻殼次數。
    3、病害防治:稻田水淺,幼蟹容易被敵害侵襲,如水鳥、黃鱔等,要嚴加驅趕或捕殺,特別是消滅老鼠,它一夜可咬死、咬傷20~30只幼蟹,消滅的方法可以用滅鼠器及人工捕捉。對移栽的水生植物要用20~30克/立方石灰水浸泡,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水體,也能起到防病和調節水質的作用,發生稻病施農藥時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分片施灑,盡量減少農藥污染,施藥后應換水確保水體無毒。幼蟹—般在9月中下旬割水稻前捕撈。
上一篇:河蟹育肥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下一篇:漁業抗災復產技術措施:河蟹補種注意事項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