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養殖河蟹的六個關鍵注意事項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河蟹通常喜歡生活在餌料豐富、水面開闊、水質良好、水草叢生的水域里,水中溶解氧、pH值、光照及其他水生生物等環境因子對河蟹的生長都有很大影響,良好的水質可以使河蟹處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中,河蟹養殖水質良好的重要指標有:水中溶解氧要求大于4毫克/升,pH值在6.8~8.5之間,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河蟹適宜生長水溫為15℃~30℃,最適生長水溫為25℃~28℃。養殖水域要充分考慮到河蟹的生態習性,營造有利于河蟹生長發育的生態環境。
養殖中應注意:
1、建立良好的養殖環境:①應選水源充足、清新、肥爽、溶氧足、餌源豐富的水面養蟹。②嚴格消毒。面積較小的新建塘和改造后的老塘都要在基本放干水后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面積大的水面,可在放養河蟹苗種1個月前每667平方米用30公斤~40公斤生石灰進行水體消毒。③種好水草。水草是河蟹棲息、避敵蛻殼的場所,也能凈化水質,進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同時,還是河蟹喜食的好餌料。深水區宜栽種苦草、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伊綠藻等沉水植物,淺水區宜栽種稗草、水花生等。要優化水草結構,調控覆蓋面積,使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占總水面的1/3以上。
2、抓好苗種質量關:苗種質量是實現健康養蟹的前提和基礎。要弄清苗種的來源情況,蟹種以自己或本地培育的長江系種為好。
3、合理放養:合理放養首先要做到“三改”:即改春放為冬放,改小規格為大規格,改高密度放種為適當稀放,放養時間一般控制在2月底~3月份,放養規格每公斤為80只~160只,放養密度每667平方米為450只~500只。蟹種放養時,先用0.008‰高錳酸鉀浸泡10分鐘~15分鐘,再行放入。
4、重視水質管理:①經常注換新水,每周注水1次,半月換水1次,高溫季節每天注水20厘米以上,三五天換水1次。②調節pH值,采用生石灰,每10天~15天1次,用量每667平方米每米水深10公斤。③控制水位,調節水溫。水位春季為0.8米~1米,夏季1.2米~1.5米,冬季穩定在1米左右。
5、投喂適口、優質飼料:河蟹是雜食性水生動物,餌料種類很多。蟹種放養初期,必須加強營養,才能確保第1次順利蛻殼,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采用的飼料品種主要有小雜魚、蚌肉、螺螄肉及河蟹全價顆粒飼料;中期為高溫季節,不投動物性餌料,以免河蟹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疾病,采取以水草、南瓜為主,適當搭配小麥、玉米、黃豆粕等植物性精料,以維持河蟹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后期投喂應以動物性餌料和河蟹顆粒飼料為主,適當搭配青飼料,加強營養,確保河蟹增加最后1次蛻殼的營養需要,以利提高河蟹個體規格和產量。
6、把好病害防治關:河蟹常見的疾病有腐殼病、黑鰓病、爛肢病、顫抖病、水腫病、水霉病、聚縮蟲病等30余種,因此加強病害防治是健康養蟹的根本保證。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