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全年氣溫高的季節,這一時期既是河蟹的生長旺季,也是病害高發季節。加強這一時期的管理至關重要,主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加強水質管理
1、定時換水。定時換水可有效調節水體內各種理化因子,高溫季節使水溫保持在28℃以下,能防止河蟹性早熟。經常換水還能提高溶氧含量,保持水質清新,促進河蟹快速生長。換水時采用先排后進的方式,平均每3-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l/4~l/3,水位控制在0.6~1米左右。換水時要注意池內外水溫差不能超過2℃,蛻殼期間換水量不宜大起大落,以免對小扣蟹造成過強刺激。
2、定期使用生石灰。高溫季節,病害防治使用的藥物較多,這就需要在每次用藥后一星期左右,用生石灰對水質進行調節。一般每次使用5—10千克/畝,將水調至弱堿性,使池水保持pH值在7.5~8.5之間。
二、加強投飼管理
在扣蟹的飼養過程中應采用“兩頭精、中間青”的投喂方式,即5-6月、9-10月為精料,7-8月為青粗飼料。高溫季節需要增大青飼料的含量,即提高飼料中粗纖維和維生素的含量,這樣既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又符合河蟹的生理特性,防止河蟹的性早熟。因此在自制的顆粒飼料中要提高餅類、玉米、小麥的比率,還可增加適量的南瓜、山芋、水草等季節性植物性飼料。同時飼料中要加入適量的預混料,確保微量元素的含量,促進河蟹的蛻殼、生長。高溫季節特別要防止飼料霉變。投喂要始終堅持“四定”原則,每天上午8點左右投喂一次,占日投量30%,下午6點左右投喂一次,占日投量70%,保證河蟹吃飽、吃好。
三、病害防治
1、增加免疫能力。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C制劑或廣譜抗生素,制成藥餌投喂,如:大蒜素、肝膽素、三黃粉等。
2、杜絕病原體。定期潑灑殺蟲、滅菌藥物。高溫季節,每20天左右進行一次,先殺蟲、后滅菌消毒,破壞病原體的生存環境。主要使用藥物為纖蟲凈、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同時定期對養蟹工具進行消毒,切斷病原體的傳播途徑。
3、對癥下藥。發現病死蟹要認真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如纖毛蟲病可用纖蟲凈,黑鰓、肝壞死可用溴氯海因、肝膽素。另外要注意蛻殼期間的用藥安全。
4、加強巡塘通過巡塘及時發現意外情況。如發現病死蟹、青苔等要立即撈取,對病死蟹要作深埋;在降水較多時,防止池埂的滲、塌及河蟹逃跑;同時防止青蛙、水蛇、老鼠等敵害的入侵。
總之在夏秋河蟹養殖上應采用“三分養、七分管”,做好嚴格的管理工作,才能在產量上取得突破。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