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溫偏高,水生動物體質下降;有機質分解腐敗加快,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超平時;病菌大量繁殖,魚病蟹病集中高發;天氣多變,環境因素復雜,是水產養殖非常時期,也是養殖管理的關鍵階段,決定著全年養殖的成敗。 河蟹養殖近期的具體管理建議如下:
1、根據池塘條件,調整飼料投喂:水草生長正常,且有較多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覆蓋率接近60%的,可以按照6月份的飼料品種正常投喂;水草上浮,品種單一,水質較肥塘口,投飼量控制在正常量的70%,飼料種類多投植物性飼料,少投動物性飼料,品種主要以28~30%蛋白的顆粒飼料及黃豆、豆粕、小麥、玉米、蠶豆等,冰凍海魚不超過飼料量的1/3,或3~5天使用一次;擴大投飼范圍,盡可能做到全池潑灑,確保河蟹都能攝食到足量的飼料。養殖面積大的養殖戶,可在投飼船上配置移動的投飼機,提高投飼均勻、減少勞動強度;增加飼料吃食檢查點,準確確定當天投飼量。遇有連續陰雨、暴雨、悶熱天氣,可隔天投喂;8月上中旬恢復到高蛋白質含量顆粒飼料或冰凍海魚;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多維和有益菌,提高水生動物的體質。
2、密切注意水質變化,隨時調節水質狀態:高溫階段水位維持0.8~1.2米,深水處1.5米左右;外河水源較好的,每月換水一次,換水量控在10%左右,每隔1~2天加注適量新水。有條件的先把外河水注入蓄水塘,消毒后用少量團頭魴或青蝦試養安全后,再注入養殖塘口;連續下雨后,畝施5公斤生石灰調節水體PH值,或半月使用1次生石灰;水體較肥塘口,需采用水質綜合調節措施:平時用好光合細菌和EM菌,7~8月在有風晴天每月使用一次芽孢桿菌或硝化細菌,要重視具有吸附聚凝沉淀作用的水質改良劑使用,降低水體中有機質;在下風處出現少量藍藻時,要及早局部使用氯制劑或硫酸銅進行殺滅。在水質優劣無把握時,可送有關單位檢測(漁藥廠、飼料廠和檢測機構)。
3、嚴格控制水草總量和疏密程度,發揮水草最佳作用:切實解決水草過多凈化作用大但易腐爛惡化水質和水草過多白天增氧多夜間耗氧多兩對矛盾。塘口水草覆蓋超60%,及時用拖刀間隔疏除部分水草,撈出池塘,開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生長有力。超過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沒入水面30厘米,有利池水流動和方便投飼;水草過少塘口,及時投放水花生、青萍,水花生用繩固定,青萍覆蓋率不超過水面的5%;僅有伊樂藻的蟹池,投放地方性水草和青萍,滿足河蟹的攝食需要;上浮斷根水草,用竹木樁固定,防止風吹浪打成堆,及時潑灑保草養草藥物,促進水草生根。
4、防病治病:河蟹屬比較低等的動物,一旦生病治療較困難,需從內外兩方面做好防病工作:高溫期間使用碘制劑或氯制劑消毒,投喂5~7天藥物飼料,以中草藥為主,并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大蒜素、護肝素等。藥物使用避開悶熱、陰雨和無風天氣。提供喜食的輪葉黑藻和黃草等,也是減少河蟹病害,促進生長非常有效措施。
5、用足用好增氧設施:葉輪式、水車式、水泵白天中午13:00~15:00開機2~3小時,增氧量大,能改善白天底層缺氧狀況。晚上23時前后開機4~6小時,悶熱天氣、陰雨、雷雨天要提前和延長開機。切記前半夜沒有明顯缺氧現象,此類增氧設施傍晚至午夜不得開機。蟹池管道曝氣增氧設備應充分開機,包括陰雨天、夜間,特別是悶熱天氣,有條件的要增加配置功率,達到0.3~0.5千瓦/畝。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