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北方葦田養殖大規格河蟹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唐士橋1,張書臣1,閆有利2,喬   輝2
                (1.遼寧省盤山縣河蟹技術研究所,遼寧   盤山   124000;2. 遼寧省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遼寧   遼陽   111000)
                    遼寧盤山縣有葦田5.6×104 hm2,優越的自然水域資源條件非常適合河蟹的生長,但由于人工養殖技術不成熟,放養密度偏大,采取不投餌粗養的方式養殖的成蟹規格偏小,為50~75 g/只,平均產量偏低,為10 kg/667 m2,成蟹質量差,效益低。為了實現在葦田中養殖出大規格優質成蟹,做到既不破壞葦田原有的生態系統,充分利用葦田內的水資源進行河蟹養殖,通過河蟹的活動改善蘆葦生長的環境條件,促進蘆葦生長,達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的目的。2010年利用40×667 m2葦田進行了河蟹成蟹養殖試驗,取得了較好效果,實現成蟹產量28 kg/667 m2,平均效益700元/667 m2,比常規葦田養蟹效益高出550元,其中養殖的雌蟹平均規格為95 g/只,雄蟹為130 g/只。
                1   葦田的工程修建和消毒
                 為了增加葦田的水深和水體,便于調節水質、抗旱和病害防治,在葦田四周挖寬4 m,深0.6 m的環溝,環溝距離岸邊1 m。蟹種放養之前,每667 m2葦田用生石灰40 kg化漿潑灑消毒,一周后上水、放蟹種。
                2   蟹種的選擇和放養
                 蟹種質量好壞是保障河蟹養殖生長、成活和提高回捕率的重要條件。在選擇活力強、肢體完整、規格整齊、體色有光澤的蟹種同時,還要注意脫水時間不能過長、肥滿度適中、運輸時間盡量短等問題。蟹種選擇規格平均為120只/kg。
                 做到早放養,4月10日左右,待葦田消毒上水后放入蟹種,密度為550只/667 m2。蟹種放養時用每立方水體20~40 g高錳酸鉀或3%~5%食鹽水浸浴消毒5~10 min后再放。
                3   科學投喂
                 餌料質量是關系河蟹養成規格大小和質量好壞的重要保障。河蟹放入葦田后就要投喂優質餌料,以盡快補充河蟹經過漫長越冬所消耗的能量,增加能量積累,促進第一次蛻殼,提高成活率。餌料投喂采用觀察投喂的方法,每天投喂1次,做到適時、適量,日投餌量占河蟹總重量的5%~10%,并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狀況,靈活增減投喂量。養殖期間的4-6月份,以投喂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河蟹專用配合飼料為主,搭配投喂野雜魚,促進河蟹生長。7-8月中旬,餌料要保證新鮮,不發霉變質,以河蟹專用配合飼料為主,輔水草、豆粕、新鮮的野雜魚等。8月下旬至9月末,河蟹脫完最后1次殼,餌料主要為河蟹專用配合飼料,輔小麥、高粱、新鮮野雜魚、豆粕等,以增加河蟹肥滿度,提高河蟹的質量。
                4   葦田養蟹的管理
                 河蟹喜歡清新的水質,經常換水可以改善水質環境,增加水體溶解氧。葦田養蟹在前期要適當控制水深,使環溝中有水,灘面無水,有利于蘆葦發芽生長。該階段由于河蟹分布在環溝內,密度較大,每3~5 d換水1次。待蘆葦長到約10 cm,逐漸向葦田加水,但不要沒過蘆葦,隨著蘆葦生長,逐漸將水加至最高水位30 cm。這樣既有利于河蟹生長,又保證蘆葦不減產。養殖中后期每7 d注換水1次,保持養蟹葦田良好的水質。
                 河蟹病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防治為輔。推廣生態健康養殖,以河蟹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藥或少用藥為目標,對蟹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癥下藥。藥物防治一定要計算好水體和投藥量。
                 預防:一要保持水質清新,科學調節水質,做到勤觀察水質和勤加換新水,每15~30 d向環溝中潑灑1次生物制劑、生石灰或每立方米水體潑灑0.1 g二溴海因消毒水質,抑制病菌繁殖。二要科學投餌,掌握好投餌量。
                 治療:河蟹暫養階段的疾病主要是因水質較差造成的水腫病,每立方米水體潑灑0.2~0.3 g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病情嚴重時隔1 d再潑灑1次,同時結合投喂藥餌進行治療。
                 日常管理做到勤觀察、勤巡邏,加強水質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都要細心觀察河蟹的活動情況有無異常,特別是高溫悶熱天氣,注意觀察水質變化情況、河蟹攝食情況、有無死蟹、堤壩有無漏洞、防逃設施有無破損等。做好河蟹蛻殼期管理:河蟹蛻殼前5~7 d,每立方米水體潑灑生石灰5~10 g,改善水質,增加水中鈣的含量,河蟹蛻殼高峰時,盡量不換水,保持水位穩定,需要時可適當地補水。如果蘆葦田中的蘆葦過密,每間隔30~50 m的距離就要割開一條寬2 m的通道,便于河蟹活動。
                5   抓住時機適時上市
                 九月中旬,養殖的河蟹育肥好以后,要抓住河蟹市場價格好的時機,適時上市銷售,增加收入。
                6   總結
                 葦田工程修建不僅為河蟹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而且便于蟹病防治,有利于提高河蟹養殖成活率和養殖大規格優質成蟹。
                 保持每個養殖單元在30×667 m2以內,有利于根據河蟹養殖情況增加或降低水位,便于調控水質。
                早放扣蟹。葦田一般在4月初的桃花汛前后上水,這時把扣蟹放入葦田,能較稻田提早一個月以上的生長時間,使河蟹在有效生長期內能多脫1次殼,養殖出的成蟹規格大,這種自然環境條件優勢是稻田養蟹不具備的。
                 葦田養蟹的放養密度在500只/667 m2左右,有利于養殖大規格成蟹。
                 葦田中適宜河蟹生長的自然凸凹環境條件以及底棲生物、雜草在為河蟹提供生長所需營養補充的同時,凈化了養殖水體,避免了稻田養蟹施用化肥和農藥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使葦田始終保持良好的水質,有利于河蟹生長。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