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清淤   
池塘清淤使池底淤泥不超過5厘米,每畝用茶餅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進行消毒除害。在清塘消毒后,讓陽光暴曬數天,翻動底泥后再暴曬10天,即可注入新水,在進水前必須施足基肥,每畝施發酵糞肥250--500公斤。
二、培植水草   
水花生適應性極強,陸地、水面都能生長,且抗寒力強,氣溫在10℃時即可萌芽生長。水花生在養蟹水域中采取移植的辦法,使水面上形成水花生群落,河蟹喜在上面棲息、攝食,根須是蟹的優質餌料。 種植伊樂藻水位應控制在70-90公分,不宜太深,否則易爛草,水質易突變。在養殖中不能讓伊樂藻瘋長,過多應抽條去除。水草的覆蓋密度不應超過蟹池總面積的2/3,過多要撈除,不足可從其它水域中撈取補充。如密度較高,河蟹無法穿行于其間,縮小了河蟹的生存空間,影響河蟹的正常生長。   
三、移植螺螄
螺螄是河蟹喜食的動物性活餌料,螺螄的濾食作用直接降低了水體肥度,凈化作用明顯。螺螄主要食物為固著藻類,能分泌一些絮凝物質,使池水中的懸浮物絮凝。四月上旬每畝池塘投放螺螄500公斤。
四、合理混養
利用水中動物濾食浮游藻類和有機碎屑,以提高水體透明度,凈化水質。放養一些濾食性、雜食性魚類,鰱魚、鳙魚能濾食大量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鯔魚主要以腐殖質、沉積的有機碎屑、附生藻類為食,在淡水池塘中它可以充分地攝食其他水生動物的殘餌、附生藻類,改善水質,起到“清道夫”的作用,由于水質的改善,魚蟹不易生病,降低了用藥成本,生產的水產品更符合無公害水產品的要求。
五、施用微生態制劑 
光合細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具有很高的水質凈化能力,光合細菌、EM原露、降硝先鋒等微生態制劑交替施用,可轉化吸收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經常使用,凈化水質、改善底質效果明顯,畝用量一般為0.3-0.5公斤(1米水深)。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