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是沿岸性生物,養蟹池大部分水體處于空置狀態。在蟹池套養適量的鱖魚可以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資源。鱖魚捕食蟹塘的小雜魚蝦,因而套養鱖魚不需另投餌料魚,還可避免小雜魚過量繁殖,與河蟹競爭餌料、溶氧,還可以防止小雜魚病害導致河蟹再感染,有利于河蟹的生長。一般畝產河蟹40千克,鱖魚10-15千克。畝利潤1200-1500元。主要技術如下。
 
一、放養準備
池塘面積   5-20畝。池深2.0-2.5米,淤泥15厘米,PH值7.5-8.5。水源充足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備有良好的進排水系統和防逃設施。
干塘消毒 干池去淤,在放養前20天用200千克生石灰全池潑灑。
移植水草 放養前15天淺水種植伊樂藻,種植水深5厘米,叢距2.5米。種植后施有機肥150千克,以利于水草生長。
加注新水 水草返青后逐步加高水位,放種前達到50厘米。
放養螺螄和雜魚 種草后每畝投放螺螄500千克,每池投放部分專池培育的野雜魚。
二、苗種放養
幼蟹、鰱、銀鯽在2月前放養結束,幼蟹放養規格160-240只/kg,放養密度在500-600只左右。為調節水質,每畝放養鰱魚種90尾/畝(規格50g/尾)。另外每畝放養30尾2冬齡銀鯽(雌雄比為2:1),這些銀鯽在4月氣溫回升時自然繁殖,為鱖魚提供適口餌料,同時攝食池底的殘餌,防止水質惡化。幼蟹放養結束后逐步加高水位,至5月中旬保持水位1.5米。5月中旬收集抱卵蝦,按每畝1千克放養。6月放養鱖魚種,規格在5-8厘米,密度每畝20-30尾。放養時先坐盆,待與池水水溫一致時放入池塘。所有苗種均經過4%食鹽溶液浸洗消毒。
三、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 養殖前期(3-5月)施復合肥10千克/畝,以促進水草、螺螄和底棲生物的生長繁殖。人工投喂以河蟹餌料為主,采用“前后精,中間青”的科學投餌原則和“四定、四看”的投餌方法進行投餌管理。在幼蟹放養初期,主要投動物性餌料和河蟹全價配合飼料,以軋碎的新鮮螺螄肉、蚌肉為主。高溫季節則投喂水草、玉米、南瓜等植物性餌料。養殖后期,以動物性餌料和河蟹全價配合飼料為主,搭配部分青飼料,以提高河蟹個體規格。嚴禁投喂腐爛變質餌料。養殖過程中定期檢驗餌料魚的數量。
2、水質調控 鱖魚河蟹都喜清新的水環境,鱖魚耐低溶氧能力差,對水體溶氧要求高,生產上采用以下措施來調控水質:①每20天每畝用生石灰20-30千克全池潑灑。②每周換水1次,每次1/5,高溫季節,每3天換水1次,每次換1/3。③5-9月潑灑EM菌每月1次,每畝用量250克。
3、定期巡塘  觀察水質、餌料魚狀況、魚蟹吃食、活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
4、病害防治 養殖期間,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堅持以生態防治、藥物防治為輔,積極采取清塘消毒、種植水草、自育苗種、科學投餌、調節水質等技術措施,有效地控制四口蟹池的病害的發生。養殖期內除用生石灰調節水質外,每月還用漂白粉1mg/L防病,7、8兩月施用纖蟲凈來殺滅河蟹寄生的纖毛蟲。只要防病到位,可以避免病害發生。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