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捕起來的成蟹,一時來不及銷售,或留待貨少價高時出售,或等待外運出口,都需要集中進行暫養。池塘暫養是把捕撈的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暫養一段時間再捕出上市。經過暫養的河蟹軟腳變成硬腳,可以增肥、增重、增價,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1、放養前的準備。選排灌方便、水質良好、底質堅硬、環境安靜、通電通路的地方建池。每池3-5畝,長方形,最好東西走向。蟹池要留2/3-3/4的面積作深水區,其余作淺水區。深水區保水深度1-1.5米,淺水區保水深度0.3-0. 4米,并栽種水草。若時間較緊,也可臨時撈草入池。簡單的方法是撈入適量的水花生散布在池塘四周,用竹桿及絲繩固定。圍欄設施材料要價廉適用,如鋁皮、鈣塑板等。要求在9月底前建好暫養池,放蟹前10-15天用每畝75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潑灑,以殺滅有害生物。對池中的淤泥、池周雜草也要加以清除。
2、暫養蟹的投放。用于暫養的河蟹要求無病無傷,附肢完整,蟹體清亮,活動正常。入池時要把軟、硬腳分開,雌、雄蟹分開。大小按100克/只以下、100-150克/只、150-200克/只、200克/只以上分開。如池少面大,可用網片攔隔好再放蟹。放蟹時,蟹體應經3%-5%的食鹽水浸泡3-5分鐘,然后再讓其慢慢地爬入池中。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大小蟹分開暫養,一般暫養密度為每畝300-500千克。
3、投喂。喂餌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搭配植物性飼料,保持蛋白質與脂肪物質的供應, 主要喂小魚、蝦、碎螺蚌肉、家禽下腳料以及煮熟的玉米、小麥、黃豆等精料,并要喂一些山芋、南瓜、青菜等青料。精料日投喂量為池塘蟹重的10%左右。每天上下午向塘內的食臺各投一次,保證蟹吃飽吃好。
4、水質管理。在蟹池里投些花白鰱,如發現魚浮頭,說明池水缺氧,水質變壞,應及時換水。同時,還可每畝用15千克生石灰(水深1 米)化水后每隔5-7天全池潑灑一次。平均一周換掉池里1/3左右的水。
5、防敵害、病害。 注意觀察和看管,發現敵害、病害應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6、收捕與銷售。在暫養過程中,要經常了解市場行情,掌握市場變化情況,一旦價格合適,就應起捕銷售。零星銷售的,可捕上岸回不去的或撤網捕少量的蟹,批量的,則宜在河蟹價高暢銷時放干池水全部捕起。若一時銷售不完,應在寒流到來之前,加深池水,進行越冬,待次年春季水溫回升時,再行起捕銷售。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