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生活在水中,患病不易被發現。河蟹養殖戶要想知道自己養殖的河蟹是否生病,應先了解生病的蟹同正常的健康蟹的區別。一般可從以下幾種情形來判斷:
1、從養殖蟹類的吃食情況判斷。在天氣、水溫等環境因素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蟹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即有蟹病發生的可能。
2、從蟹的活動情況判斷。若有蟹在水邊,行動遲緩,看見人不躲避,就是蟹可能發病的征兆。
3、從蟹的體色判斷。健康的蟹體色正常,生病的蟹大多會有體色變化,如蟹體變黃、體表斑點增多等。若池塘中出現死蟹極有可能是蟹病發生了。
上述幾種情形可初步判斷養殖河蟹是否生病,關鍵是在平時要堅持巡塘檢查,注意觀察,掌握情況。一旦情況有變化,應立即從多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原因。
首先是對養殖水域環境和周圍的環境等進行了解。水環境對蟹有直接的影響,在有蟹病發生的水域,要了解底泥、水質、水溫和水色變化等情況,了解是否有有害物質進入養蟹水域。
其次要了解飼養管理情況。養殖河蟹生病與飼養管理有關。如投喂變質的飼料就容易引發河蟹腸炎病;施用沒有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或是施肥過量,會導致池水惡化,從而引發蟹病;下籪時操作不慎會使蟹體受傷,也會引發多種疾病。所以在調查時要對投飼施肥情況和放養密度、規格,搭配比例及捕撈操作等情況詳細了解,對天氣變化和各種病害生物的發生情況,以及該水域多年來蟹病發生的情況等,也要了解。
蟹體檢查是診斷蟹病的關鍵環節。蟹體檢查有目檢和鏡檢。目檢即用肉眼觀察檢查,這是野外調查與生產上最常用的方法。蟹體檢查的主要部位是體表、鰓、內臟,檢查順序與方法是:
體表:將病蟹或剛死不久的蟹放入白色瓷盆中,按順序仔細觀察背部、腹部、步足等,體表上的一些大的寄生蟲很容易看到,肉眼看不見得小型病原體,則根據表現出來的癥狀來分析辨別,并將觀察到的癥狀聯系起來加以綜合分析。
鰓:檢查的重點是鰓絲。先對鰓絲外觀進行檢查,看鰓絲顏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較多,鰓絲上有無異物或寄生蟲,鰓絲是否腫大或潰爛等。
內臟:內臟檢查以腸道、心臟為主。先將病蟹從甲殼后部掀開,觀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見到的寄生蟲,仔細觀察腸道中有無寄生蟲或其它病癥,腸道內容物顏色是否正常。心臟是否腫大。目檢是以癥狀為依據,檢查要認真仔細,全面分析,并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在目檢時結合顯微鏡檢查,以便更準確確定病原,對癥下藥防治,取得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