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絨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Dai  1994)是原產于廣西的大型食用蟹,生長迅速,肉質鮮美,是大有發展潛力的養殖新品種。
    合浦絨螯蟹工廠化育苗的生產流程為:親蟹選留—親蟹培養—交配產卵—抱卵蟹培養—孵化—蚤狀幼體培育—大眼幼體培育和淡化等7個環節。
    親蟹選留標準為:體質健壯,附肢完整,體表無寄生物。雌蟹腹部寬大并覆蓋了整個腹部,周緣絨毛發達;雄蟹螯足粗狀,螯上絨毛發達,體重80g以上。選取的親蟹可投放塑料大棚池暫養,每天投喂餌料一次,可投喂魚蝦、螺肉、谷物、水草及配合顆粒蝦料等。在育苗前20—30天選性成熟良好的親蟹投放保溫池。雌雄比:2:1,放養密度2—3只/米,鹽度14—25‰,持續7—10天雌蟹開始抱卵,抱卵的親蟹可移入另池培養,其余的留下繼續交配產卵。
    抱卵蟹可通過控溫調節胚胎發育速度,一般冬季自然水溫約30天孵化出苗,水溫20—25℃時15天左右就可孵化出苗,期間應注意不間斷充氧,水溫保持18—26℃,鹽度14—25‰。如發現有幼體出現后第二天開始投喂單細胞水藻。蚤狀幼體培育一般需9—16天,是整個繁殖過程中難度最大的環節,特別是IV期死亡率最高,防病措施可每天換水1—2次,每次換水1/3至1/2,換水后施放1ppm土霉素。最佳餌料是單細胞藻類和豐年蟲無節幼體。經過9—16天的培育蚤狀幼體發育為大眼幼體,餌料以豐年蟲為主,適當加喂蒸蛋,每天換水,第3天開始換入淡水以逐漸降低鹽度。2—3天后完全淡化。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