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螃蟹養殖池必須種植水生植物?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成蟹池種植水生植物有以下優點:
(1)作為成蟹的天然餌料,以彌補人工餌料的不足。
人工餌料中往往缺乏維生素等活性物質,而天然餌料中就包含大量活性物質。河蟹攝食水生植物后,不僅利用了天然餌料,而且可以充分發揮人工餌料的生產潛力。此外水生植物大量生長,還能招引一批昆蟲、小魚、小蝦前來棲息,又為河蟹提供了優質的天然動物性餌料。
(2)凈化水質,增加溶氧。
河蟹在肥水中生長慢,且易患病。池塘中種植大最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中大量營養鹽類,使水轉清。同時,也可通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這就加速了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有利于凈化水質,保持水質清新,促進河蟹在清水中迅速生長。
(3)為河蟹提供棲息和蛻殼的生態環境,防止逃逸,提高了成活率和回捕率。
池塘水體小,河蟹放養密度大,這就容易造成河蟹在蛻殼時被其它河蟹所殘殺,影響成活率;也容易因生態條件不良,缺乏隱蔽物而逃逸,影響回捕率。池塘種植大量水生植物后,就為河蟹提供了隱蔽、蛻殼、逃避敵害和棲居的良好場所。據觀察,河蟹最喜歡在水草叢中蛻殼。在水草叢中既有淺水遮光的環境,又有安靜隱蔽的場所,而且大量的水生植物將池塘水體分隔成無數的小空間,也立體利用了池塘水體,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棲居環境,大大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和回捕率。
(4)提高河蟹的品質。
池塘中如無水生植物,河蟹主要生活在池底淤泥中,并以淤泥中的腐殖質為主食,致使河蟹背甲、步足呈黑色,腹部具黑褐色水銹,肉質較松散,價格下降。而池塘中具大量水生植物,河蟹則主要在水生植物叢中生活,并以水生植物為主食,其背甲呈青綠色,腹部白色,肌肉硬結,品質和價格與湖泊養殖河蟹相近似。
(5)夏秋季節防止了水溫過高。
水溫超過30℃對河蟹生長不利。池中種植水生植物,就起了遮蔭作用,水溫就不易上升,有利于河蟹生長。
(6)消浪護坡,防止池埂坍塌。
池塘種植大批水生植物,分隔了水體,防止池水風浪過大,保護了池坡。
(7)水生植物可供人類或魚類等食用。
種植的水生經濟作物如水稻、茭白、菱、水蕹菜可供人類食用,過多的水草也是草食性魚類、畜禽類良好的餌料。
通常在池塘四周種植茭白、蒲草等挺水植物,在池中種植菱、芡實等浮葉植物或水蕹菜、水葫蘆等漂浮植物或菹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在蟹島上種植水稻、慈姑、荸薺等經濟作物。一般水生植物在池塘中覆蓋面積達2/3左右。
上一篇:養蟹池塘如何種植苦草? 下一篇:池塘養成蟹為什么要設蟹穴和蟹島?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