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域條件 
水域要求湖底平坦,有微水流,沉水植物茂盛,底棲動物豐富,水質清新,環境安定,正常水位在80-150厘米之間。
二、 網圍設施建設與規模 
網圍設置分二種類型:
(1)如設置在成蟹網圍內的,為單層網結構;
(2)單獨設置的,雙層網結構。
換行網片采用網目為0.3厘米的無結網。網圍外側用竹樁固定,底部用石籠埋入泥中,上端架設以防設施,高度2.5米左右。如單獨設置,外圍再設一層保護網。扣蟹網圍規模要與成蟹養殖相配套,一般比從事貿易掌握在1:20左右。
三、 放養前的準備 
1、清害除野
在幼蟹放養前采用地籠、絲網等多種方法徹底清除網圍內的野雜魚類,以少敵豁對河蟹的侵襲,提高河蟹成活率。
2、改造及天然飼料生物的培育
在春季著重做好水草的移植、種植及保護工作,確保良好的海洋污染體環境。同時在4月份之前每畝投放抱卵螺螄不低于200千克。
四、幼蟹放養 
1、放養時間
應根據不同水域的水文放松抽刀斷水水更流民,一般應6-8月間放養。
2、幼蟹質量要求
幼蟹要求為長江水系苗種,且規格整齊,活動能力強,無傷無病,附肢齊全。小規格幼蟹的游泳能力相我強,在汛期極易發生逃逸,因此合適的放養規格為1500只/千克。
3、放養量
放養量應根據水域天然餌料資源狀況確定,一般掌握在1.5萬只/畝。
五、 飼料投喂 
在蟹種培育過程中,以補充新鮮水草為主,日投喂量為蟹體重的40%-60%。9月底10月初可適當補充人工餌料,日投喂量為蟹體重的3%-5%,以增加蟹種體內的營養積累,增強蟹種體質,提高越冬成活率。
六、 日常管理 
1、堅持早晚巡邏
白天主要觀察水溫、水質變化情況,傍晚和夜間主要觀察河蟹活動、吃食情況,以便及時調整管理措施。
2、網圍護養
定期檢查、維修、加固網圍設施。特別是在汛期和臺風季節,更要加強巡邏檢查,及時做好設施的加高加固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防止河蟹逃跑。
3、加強對軟殼蟹的護理
在蟹種脫殼高峰期,要給予適口的餌料,提供良好的隱蔽環境,以減少自相殘食。
4、保持環境整潔
及時將網圍內的水草殘渣及雜物清除干凈,保持環境良好。
七、 防病 1、每20天左右用10毫克/升生石灰潑灑一次,以改善水體環境,調節pH值。2、保證飼料質量,合理科學投餌,防止因水劃、餌料腐爛變質而對河蟹及環境產生影響。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