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種放養四注意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蟹種放養是成蟹養殖的第一道工序,做好放養前的準備工作,選擇品種純正,體質健壯的優良蟹種和科學放養,是養蟹成敗和效益高低的關鍵,蟹種放養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注意清塘消毒。
    清塘最好在冬季進行,方法是先排干池水,挖去過多的淤泥,修補漏洞,加固堆圩,清除雜草,讓池底經冰凍日曬數日后灌水30cm左右,然后用藥物消毒,以殺滅細菌、寄生蟲和有害生物。常用藥物有生石灰、茶籽餅、五氯酸鈉等,每畝(即667)用量分別為75-100kg、30-50kg、2-3kg。上述幾種藥物可單用,也可隔后復用,單用量選下限,復用量選上限,消毒后10天即可經過濾注入適量的“臘水”。 
二、注意營造環境。
    湖泊、草蕩等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河蟹棲息、蛻殼、生長和防病十分有利。因此,在放種前后要移栽種植水草、投放鮮活螺蜆等。放種前可播種黑麥草、小茨藻等。移栽菹草、水花生等水植物。因播種的水草需1個月左右才能長齊葉片,所以放種時要在深水區先用竹竿、密眼網片圍成占總面積的10%左右的網圍暫養區,待營造的自然生態景象完好后拆除。水草播種量一般每畝50-70g;水草覆蓋面要占養蟹水面的三分之二左右;鮮活螺蜆投放量為每畝300- 500kg。 
三、注意蟹種質量。
    蟹種質量是養蟹主要關鍵。蟹種有天然苗和人工繁殖苗培育之分,還有長江水系、鷗江水系和遼河水系之別。目前最好的是天然長江水系苗培育的蟹種,但數量極少,正常以長江水系親蟹人工繁殖苗培育的蟹苗,選購時要注意識別,防止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最好自育蟹種或購買本地健康的蟹種,確保蟹種質量,避免長途調運外地來路不清的蟹種,堅決杜絕向發病地區購買“帶病”的蟹種養殖。同時,要鑒別性早熟蟹種,因性早熟蟹種的性腺已發育完全,放養后容易假交配,蛻殼困難,死亡率極高。性早熟的雌蟹圓形臍蓋滿腹部,臍四邊長有許多邊毛,顏色比較深黑;雄蟹三角形臍蓋滿腹部,步足剛毛長、粗、密。所選購的蟹種除要求品純正外,還要規格合適,肢體完整,爬行活躍,體質健康、無病無傷。 
四、注意放養方法。
1、放養時間。早放可使蟹種提早適應新的環境,提早開食、蛻殼,延長生長期,提高商品規格,一般在1-4月份都可放養。當水溫穩定在10℃左右時,即可選擇晴好天氣,上午10時左右進行放養。
2、放養密度:根據養殖水體,餌料來源,要求達到的上市規格和飼養管理水平等因素靈活掌握,一般池塘畝放每kg60-240只的蟹種800-1200只,湖泊網圍、稻田、大水面提水等水域應適當減少。 
    3、蟹種消毒。為防止蟹體帶入寄生蟲,在放養前可用2%-5%的食鹽水或5×106~10×106的高錳酸鉀液浸浴蟹體5-10分鐘。
    4、放養方法。經運輸而離水時間較長的蟹種,放養前應在水中浸2-3分鐘取出,放置10分鐘左右,再入水浸泡2-3分鐘取出,如此反復2-3次,讓蟹種自行爬入水中,讓蟹種均勻分布,不要直接將蟹種倒入水中,以提高成活率。
上一篇:藥餌防治蟹病 下一篇:夏秋管理好螃蟹長得快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