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數河蟹養殖戶因仍采用當年早繁苗當年養成的速成養蟹法,使成蟹上市規格小、品質差、售價低、市場力弱。鑒于此,筆者主張“育扣蟹、養大蟹”的思路,在操作過程中,我們總結出培育扣蟹的技術關鍵是控制其生長速度。因河蟹生長過慢,規格在1000~1500只/公斤,就會推動扣蟹養成大蟹的優勢;生長過快,規格達30~50只/公斤,則易導致性早熟。而優質扣蟹標準:①規格整齊,以120~300只/公斤為宜;②第2年商品蟹規格大,雌蟹達125克左右,雄蟹達150克左右;③性早熟比例不超過10%;④養殖成活率達50%左右;⑤體格健壯,活動有力,反應靈敏,無傷病,無殘肢,無蟹奴、聚縮蟲等寄生蟲;⑥正宗長江水系的中華絨螯蟹。為此筆者將培育扣蟹的相關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667~1334米2 (1~2畝)為宜,水源充足,進排水(由兩套渠道設施組成)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池中水草應保持豐盛,若缺乏時應及時撈取、移植水花生、苦草等,水草面積控制在池塘總面積的40%~60%左右。 
2、防逃設施 由于幼蟹具有強烈的趨流性及趨光性,因此進出水口應用密網封好扎牢,防止河蟹光跑,池塘四周用60厘米的鈣塑板防逃,內傾5度角。 
3、蟹苗選擇及運輸 購苗時間宜在5月中旬,過早或過遲均難達到理想效果。選擇優質蟹苗可采用“一看二問三查”法。一看即看蟹苗外觀:肢體完整、大小均勻、活動有力;二問指一問親蟹來源,二問淡化時間,一般經5~ 6日齡淡化后的長江水系蟹苗均可養殖;三查是指一查育苗場的原始記錄、二查親蟹暫養池及布卵池內親本的狀況、三查該場的用藥情況。運輸蟹苗時采用水草鋪設蟹苗箱底、上置蟹苗進行干法運輸,每箱可裝苗0.5~0.75公斤,經24小時運輸基本上無損傷。 
4、v期幼蟹的培育 為了提高蟹苗利用率,先將蟹苗培育成v期幼蟹的中間培育過程,再分池培育成扣蟹。即每667米2投放幼蟹2~ 4萬只。經中間培育比直接投苗培育成扣蟹可提高成活率10%左右。 
5、控制性早熟及加強管理 防止性早熟是培育扣蟹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培育扣蟹整個過程中應做到:①控制密度。放養過密,扣蟹規格偏小;放養過稀,則性早熟比例高;適宜密度為每667米2投放經中間培育的v期幼蟹2~4萬只即1~2公斤。②水質監管。一般每半月換水1次,潑灑生石灰1次,高溫季節加強水質管理,蛻殼時嚴禁換水。③降低積溫。盛夏季節,增加水深,可控制幼蟹有效積溫的累加。④合理投餌。蟹 苗剛入池時,少量投喂動物性餌料,占蟹體重的20%;以后逐期減少投餌量,一般控制在8%.~10%左右;同時降低動物性餌料比例,增加植物性餌料。⑤越冬管理。越冬前,池塘水位加至1.2~1.5米,同時每667米2 施農家肥100公斤,定期檢查水質。⑥病害防治。以防為主,重點預防水霉病、纖毛蟲病、爛肢病等。還要預防兇猛魚類及鼠蛇等敵害。⑦起捕待售。起捕時間在春節前后,起捕時采用流水刺激、地籠捕捉、干塘摸捉等。 
只要培育技術到位,方法得當,一般每667米2 可培育河蟹10000只左右,高產者達1.3~1.5萬只,經濟效益比較明顯。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