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河蟹脫殼不遂癥發生較為嚴重,有的病蟹有“抬殼”現象,甲殼與腹部交界處有裂縫,但不能脫殼,或者殼脫下后不久就死亡;有的無“抬殼”現象,揭開甲殼可見新殼皮已形成,但附在外殼上,多因不能脫殼而致死。
    河蟹發生脫殼不遂的原因主要有四種。一是水體環境惡劣。水草覆蓋面小,水中有機質過多造成水質惡化,溶解氧含量偏低。二是氣候突變。今年夏季氣溫驟降驟升,立秋后晝夜溫差過大,使河蟹產生應激反應。特別是處于脫殼期的河蟹,遇到高溫、陰雨、氣壓低的天氣,水中嚴重缺氧,容易發生脫殼不遂癥。三是營養元素缺乏。保水性差的塘口,鈣、磷、鐵、鋅、硒等營養元素嚴重缺乏;飼料中沒有補充礦物質元素、復合維生素和蛻殼素,都會使河蟹因營養不良而造成脫殼障礙。四是病敵害侵襲。帶病帶傷的河蟹極易發生脫殼不遂。防止河蟹脫殼不遂癥發生,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1、調節水質。清整池塘時,清除深淤,高溫季節使用光合細菌,減少底質中的有毒物質。栽種水草,為河蟹脫殼提供隱蔽場所,提高池水溶解氧含量。定期換水、加注新水,定期殺蟲、殺菌。天氣突變時,調節水位,控制水溫,減輕應激反應。
    2、補全營養。蟹池經常施用磷酸氫鈣、硫酸鋅等,增加水體礦物質營養。蟹飼料中適量添加復合維生素、鈣粉、魚骨粉、蛻殼素以及河蟹專用添加劑,高溫季節對處于生長中期的河蟹多投喂青飼料,或者喂給配方專用飼料,確保河蟹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營養全面,脫殼順利。
    3、防病避敵。病害以防為主,定期給河蟹內服高效廣譜抗菌素,定期進行水體消毒。敵害主要有鷗鳥、翠鳥、魚鷹等,必須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河蟹被傷害。河蟹脫殼期間適當多投飼料,防止相互殘殺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