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蟹塘為什么會出現水渾?應該怎樣處理?
編輯:水世紀 黃衛 時間:2018-06-12 瀏覽:
作者:北京水世紀黃衛
近期在塘口服務的過程中,經常聽養殖戶朋友們抱怨,蟹塘養殖水體太渾能見度太差,水草掛臟生長緩慢,擔心影響河蟹蛻殼卻不知道怎樣處理,其實在這里想說的是,首先我們得明白水渾的原因,找到原因對癥下藥,才能達到藥到病除。下面具體分析一下水渾的原因及其相應的處理方法:
一、蟹塘水渾原因分析
1、河蟹放養密度多大;這里的密度過大一個原因是有些塘口拿的是外地苗本身放養密度過大有些能達到1700-2000只每畝,第二一個是一殼過后河蟹體積變大環溝容納量有限溶氧不足河蟹活動量大。
2、水里鰍魚、鯽魚等野雜魚過多也會造成水渾。
3、前期蟹塘養殖用草伊樂草長勢過慢,水沒肥起來水中缺乏藻類,水草和藻類凈水能力弱
4、隨著氣溫的回升土壤里的休眠卵大量孵化,蟹塘水中枝角類大量繁殖導致水體白混。
5、新開挖蟹塘水體和土質都不太穩定遇到雨天養殖水體上下水體形成對流底部有機質被攜帶上來懸浮于水中形成泥渾
二、水渾的危害分析
1、水渾易導致養殖水體水質指標超標,亞鹽、氨氮超標會影響河蟹攝食,降低河蟹體質增加河蟹發病率嚴重時會導致河蟹中毒死亡。
2、水渾降低了藻類、水草的光合作用,減少水體氧氣來源導致水體缺氧,同時水體的有機質耗氧加重缺氧狀況。在河蟹蛻殼時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易降低其翻倍率或導致河蟹出現蛻殼不隨。
3、影響水草生長。水草生長需要光照,如果水質長期渾濁透明度過低會影響水草正常生長導致水草掛臟生長緩慢。
4、水體長期渾濁蟹塘水體溶氧不足會導致蟹塘底部有害細菌滋生增加河蟹發病率。
三、如何處理蟹塘水渾
1、蟲多引起的白混水體雜質較多的塘口在蛻殼結束2-3天后適當殺蟲并在隔一天后及時解毒,在殺蟲后的第二天使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畝地降解水中雜質分解死亡蟲體改善底部環境,在第三天使用納米黑金+肥水旺培肥水質之后用黃金益菌素調節水質使水體恢復到肥、活、嫩、爽的狀態。
2、泥鰍、鯽魚等野雜魚過多的塘口可用茶仔素及時殺除。若等到水草長起來了再殺效果就不大了因為泥鰍、鯽魚等野雜魚也喜待在草里一旦它們進草再想殺效果就難了。
3、蟹苗投放量過大的塘口適度增加投餌量防止蟹苗因投餌不足而爬底導致水渾,在天氣突變引起蟹苗應激性爬底的塘口可外潑黃金多糖+高穩維C+抗激靈增強河蟹體質減少河蟹應激性,每天適當增高水位提升河蟹活動空間增加水體營養。
4、做好水草養護工作針對水草活力較差的塘口可適當下點草肥增強水草活力提升水草對水體的凈化能力。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