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老子山鎮董老板,有一河蟹養殖土池塘,面積30畝,水深60公分,有回溝,溝中水深1米,無增氧機,全池種植伊樂藻。2017年3月放苗3000只/畝,規格80只/斤。
7月9日,客戶打電話說池塘水發暗、發黑,有河蟹死亡。下午3點到塘檢測水質指標:pH值8.8、氨氮0.2mg/L、亞硝酸鹽0.01mg/L。池塘水體發黑,一半水草飄在水面,底層水草掛臟、且無白根,打撈死蟹40余只。建議:打循環水,邊抽邊排,撈出爛草;減料或者停料;換水后解毒、改底。
7月11日上午,上塘觀察,池底的爛草都已撈出來,仍在加換水,水色明顯有好轉,河蟹死亡40余只。
7月12日,上午使用“碧水安5kg”2瓶,下午“底居安”+“底加氧”各5包。河蟹死亡量減少,10只左右。
7月14日,電話回訪得知,水質恢復正常,河蟹基本沒有死亡。
分析:1、7月水溫升高,水草活力減弱,開始出現死亡,導致水中溶解氧降低,毒素增加。且水草死亡下沉引起塘底有機質污染嚴重,腐爛耗氧,加劇缺氧,進而引起河蟹死亡。
2、加注新水有利于緩解池塘環境,增加池塘溶氧;及時解毒、改底,可解除水中毒素,降解有機質,改善池塘環境,減少耗氧,為河蟹生長提供保障。(利洋水產藥店臨淮店李春輝提供2017.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