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河蟹水癟子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作者:邵正洪 趙娜 鄧陳相 
今年來,河蟹水癟子病發展得比較嚴重,一段時間內部分產地的河蟹存在較大范圍的水癟子病癥狀,有的剝開蟹殼很少有完整而飽滿的蟹黃。河蟹水癟子病的預防以及治療已迫在眉睫。
很多養殖戶搞不清水癟子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病,造成該病的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進行防治。
實際上,河蟹的水癟子病是肝臟胰臟受損,書上稱為河蟹肝胰腺萎縮。河蟹的肝臟胰臟為什么受損呢?通過對養殖戶進行調查了解后發現,河蟹肝胰腺受損的主要原因是藥害:
1、苗期時,有的養殖戶拿了受到刺激的蟹苗,因為低溫期買苗時有的蟹苗活動力差,有可能使用了阿維菌素,甚至敵殺死等藥物,所以抓苗時一定要注意辨別。
2、清塘時,有的養殖戶用敵殺死、敵百蟲或在河蟹養殖早期用敵殺死、敵百蟲等。
防治的方法:
1、正確育苗。蟹苗在越冬期間,苗塘里的水花生越多,蟹苗體質相對越差,因為冬天水花生多的池塘,蟹苗一般多在水體上層,而水體上層PH值高、溫度低,不利于蟹苗生存。而質量差的蟹苗養到夏天,會導致水癟子發病率就上升,養殖早期河蟹磨爪的發病率也更高。
所以建議育苗塘在越冬前(11月中下-12月初)盡快把水花生清掉,讓蟹苗到底。
育苗期不應該對蟹苗扣料,這樣會造成蟹苗普遍營養不良,影響肝胰臟發育,從而導致高溫時河蟹水癟子病發病率上升。
2、防水體PH值過高。池塘水的PH過高會影響螃蟹吃料、內分泌失調,出現鰓水腫、爛鰓等,進而增加了水癟子的發病幾率。隨時測量水的PH值,將水的PH值控制在5-7。
3、防缺氧。要注意控制水位,水位高、水深容易缺氧,所以陰雨天水位高時要把水往下降,晴天時要把水位加上來。應定期使用增氧型底改。
4、減少藥害。在對塘口進行清塘、消毒、殺蟲、魚過后,一定要用底改進行解毒,解毒過后,過幾天再放蟹苗。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要注重管理勤巡塘口,及早發現河蟹水癟子病,多注意多觀察河蟹的吃食情況,如果河蟹吃食差很有可能是水癟子病的早期癥狀。
上一篇:十月以后河蟹養殖管理小竅門分享 下一篇:河蟹養殖后期管理的友情提醒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