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徽當涂縣大隴鄉農業服務中心嚴愛平
7月份經歷小暑、大暑兩個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7月份是一年中氣溫最熱的月份。安徽當涂地區將由梅雨期向伏旱期過渡,存在前澇后旱、高溫高熱、雷暴頻發等氣候特點,對河蟹養殖業來說是個嚴峻考驗。本文通過對過去的6月份形勢進行分析,并就7月份養殖提出先關建議。
|6月份形勢分析|
今年6月,盡管進入梅雨期,但是安徽當涂縣依然雨水偏少,旱情依然嚴峻,部分精養蟹塘引水困難,河溝水體水草養護困難。6月份,蟹塘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青苔
絕大部分精養蟹塘青苔發生嚴重,主要以絲狀青苔為主,部分水源水質較差的塘口伊樂藻上附著剛毛藻。青苔滋生,嚴重影響池塘水草生長,并造成池水pH值居高不下。
蟹病
絕大部分精養蟹塘存在河蟹空腸少食、腸道水腫現象,有的口吐黃水,有的肝臟發白甚至糊化。死亡率不是太高,一般在0.5只/畝·天以下,嚴重的達到1只/畝·天以上。


腸道水腫,肝臟白化
水草
主要存在伊樂藻被青苔附著、扁擔草被連根拔起、輪葉黑藻蟲害以及伊樂藻老化問題。

藍藻
高溫、高pH值以及過量投喂冰魚,導致部分蟹塘藍藻暴發。

下風口藍藻。
水渾
主要是野雜魚多、沙蟲多、優質單細胞藻類少、喂食不當、水體環境惡化等一個或幾個問題綜合影響引起。

|7月份管理意見|
7月,河蟹將經歷第四次蛻殼,也將經歷雷雨大風、高溫熱害、缺氧泛塘、水草腐爛、藍藻暴發、病害多發等氣候和水環境惡化的考驗。根據本月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河蟹的正常生長需要,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水位和水溫的調控
在前期雨水較多,水溫不是太熱的情況下,板田水位控制在60-80cm,并將出水口管口水位控制在80cm左右,便于及時排水,防止暴雨造成池水漫溢或堤埂坍塌。在后期天氣晴好,水溫較高的情況下,盡量把池水加滿,并通過夜間加水、加井水、勤換表層水以及適當提高水草覆蓋率等形式,想方設法降低池塘水溫,防止高溫熱害。
水草處理
保持50%的水草覆蓋率,做到草不露頭、疏密有致、分布合理。環形溝內的伊樂藻應盡量清除,防止伊樂藻腐爛敗壞水質。板田水草分布較密的應拉草路,留通風行,作為高溶氧區和喂食區。
在扁擔草和輪葉黑藻沒有露出水面之前,可以通過控草達到草不露頭的效果。適當施用長根肥,保持水草活力和草根強健。
適當投喂玉米和投放活螺螄,防止水草破壞。用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合劑控制水草蟲害,用量用法和注意事項參照說明書。
適當肥水,補充芽孢桿菌和光合細菌,穩定藻相和菌相,多措并舉,控制青苔和藍藻,保護水草。水草不足的,應及時補充金魚藻和水花生,防止水草不足造成的高溫熱害,以及環境惡劣引起的河蟹蛻殼困難、翻倍率低等問題。

伊樂藻草根發黃,沒有活力。
保持水體溶氧充足
隨著水位的加深和氣溫的升高,以及生物耗氧量的加大,蟹塘底層缺氧亞缺氧(尤其是夜間)現象呈常態。“一日缺氧,三日不長。”因此,保持池塘底層溶氧充足,對河蟹生長十分關鍵。
建議:安裝了管道增氧的塘口,要經常在夜間和清晨開動增氧機,確保池塘溶氧充足。沒有安裝管道增氧的塘口,可通過夜間加水充氧方式,緩解水體溶氧不足壓力,并備足化學增氧劑以備急用。
一般情況下,雷暴過后的第二天凌晨缺氧最為嚴重,可造成“倒藻”和嚴重泛塘,對養殖水產品影響極大。一旦遇到這種天氣,養殖戶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范準備。
藍藻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藍藻沒有發生之前,要通過水質調控,保持池塘藻相和菌相平衡,使池塘單細胞有益藻類成為優勢種群。通過補充碳源,穩定池塘PH值。利用微生物分解利用池塘殘餌和動物糞便,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控制冰鮮魚的投喂量,防止過量投喂引起水體富營養化。
在藍藻發生以后,可通過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方式綜合防控。
物理方法:換水、密眼網下風過濾、下風處灑面粉絮凝,這些方法雖然不能除根,但是可以防止藍藻水華。
化學方法:即利用藥物處理,常見的處理藥物有:二氧化氯、漂白粉、螯合銅以及市面上銷售的一些殺藻藥,優點是處理速度快、效果好,缺點是不能除根,且存在安全風險,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缺氧和水產品藻藍素中毒死亡,每年高溫期都會出現這種醫患矛盾。
生物方法:大量投放黃白鰱魚苗,一般畝放養10cm左右的黃白鰱100-150尾,利用黃白鰱濾食性習性控制藍藻。
病害防控
勤調水改底,營造良好的池塘環境。平時,定期潑灑維生素、葡萄糖和鈣、鎂、磷等中微量元素,增強蝦蟹適應環境的能力。投喂冰鮮魚的塘口,對冰鮮魚進行清洗、化凍、瀝干、拌和大蒜(素)或EM菌處理,利用大蒜(素)或EM菌預防腸炎。
發病塘口,應停止冰鮮魚投喂,改為配合飼料,在飼料中添加保肝利膽的中草藥、維生素和黃芪多糖,預防腸炎和肝壞死。

1.來源:蟹行家(xiehangjia-ncbd)
2.作者:安徽當涂縣大隴鄉農業服務中心嚴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