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戶朋友們都知道,梅雨季節池塘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后期河蟹養殖的困難程度,即梅雨期管理不當將成為后期池塘問題的導火索。既然梅雨期的管理這么重要,那么在即將到來的梅雨天,蟹農朋友們該如何正確防范和管理呢?
一、保肝、防病
梅雨季節連續陰雨天,天氣悶熱潮濕,池塘底層溶氧低,塘底有機物發酵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氨氮、亞硝酸鹽等),河蟹吃料差、代謝能力弱,導致肝臟病變(圖1),引起傷亡;溶氧較低時,有害病菌比有益菌更易生長,此時河蟹易發病傷亡(圖2、圖3);

圖1肝臟病變,即水癟子

圖2細菌感染,甲殼潰瘍

圖3細菌感染,黑鰓
預防方法:
1、勤開增氧機(無增氧機的池塘,多打開水泵),定期改底,預防缺氧;
2、天氣不好,適當減料,避免過量投喂敗壞水質;
3、控制冰鮮魚的投喂,增加玉米、小麥等低蛋白餌料的投喂,長期添加內服“營養快線”解毒、保肝(必要時可外潑使用),減少螃蟹肝臟代謝的壓力,降低發病的機率;
4、定期使用“優肽(穩定型)”生物“消毒”,控制病菌。此處提醒大家,慎用刺激性大的碘制劑、氯制劑等消毒,此類消毒劑破壞環境強、刺激河蟹,當池塘環境被破壞后,有益菌難以繁殖,有害菌會加快繁殖,易使后期發病加重,難以控制。
二、補碳保草
梅雨季節,溫度低,適合伊樂藻生長,此時水草生長較快,需要大量的肥料(尤其是碳肥),而陰雨天養殖戶一般不習慣補碳肥,導致水草因營養不平衡沒能及時消耗底層營養(氮、磷、鉀等),使雨過天晴后,底層有機質大量發酵,引起缺氧致使伊樂藻爛根(圖4)、上浮下沉,扁擔草被螃蟹大量夾起(圖5)。

圖4

圖5
預防方法:
1、定期補充碳肥“活力碳”,提高碳氮比,保持水草活力(圖6),促進伊樂藻發白根(圖7),同時促進了氮、磷、鉀等肥的轉換吸收,減小了雨后天晴缺氧情況發生的機率。

圖6

圖7
2、加強改底、增氧,避免河蟹因缺氧而大量夾扁擔草;同時也能減少伊樂藻因缺氧而爛根上浮。
為什么防病、保草是梅雨季節的兩大重點管理工作?因為梅雨期一過,將迎來兩個月的高溫期,如果防病工作做不好,高溫期螃蟹傷亡很難控制;至于保草工作的重要性,就更不用多說了,后期的缺氧不斷,藍藻、甲藻暴發都和水草有著直接的關聯。所以說梅雨期的管理至關重要,它關乎著螃蟹能否安然的度過高溫期、決定著后期養殖的成敗!
梅雨期即將到來,送大家42字管理方法
加強改底、多增氧;多維保肝、體質強;
生物消毒、控病菌;補充碳源、水草壯;
防病保草、重點做;雨后高溫、不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