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水世紀孝武大區羅欽楨
筆者常年在湖北漢川進行一線河蟹養殖技術服務,漢川市作為湖北省河蟹養殖代表地區,與往年同期開始大量上市的情況相比,2017年的河蟹養殖基本上還未結束,雖然大部分池塘河蟹最后一次蛻殼已經完成。但是池塘里的母蟹尚未成熟到上市條件,公蟹還剩余不到20%未進行生殖蛻殼,很多公蟹蛻殼結束不到一個星期,在進行河蟹規格打樣時常常發現河蟹殼面大小與實際重量不相符,如:看著殼面平均二兩的母螃蟹,實際卻只有一兩七左右!
為什么會懸殊這么大勒?原因有以下幾點:

1、今年河蟹第三次蛻殼過后,湖北氣溫持續上升,七月、八月更是居高不下,最高達到40攝氏度。不適合螃蟹生長,高溫期河蟹吃食差,經常上坡趴草,大量消耗了機體營養物質。導致部分河蟹長期不蛻殼,在9月份氣溫合適期間才進行最后的生殖蛻殼,導致這種現象出現。

2、河蟹生殖蛻殼后,開始性成熟,其機體營養開始大量轉移到性腺,同時剛蛻殼后河蟹身體尚未長豐滿,背殼、肢爪鈣質化為完全形成,導致河蟹的殼面規格與實際大小有所區別。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改善這種“空殼”現象?
建議在后期養殖中,加長養殖時間,在其合適生長發育的九月份,繼續以投喂飼料或冰魚為主,玉米、黃豆等雜糧為輔。增加其營養積累,同時減少投喂壓簧黃料,避免性腺過快成熟,停止機體組織生長引起肉質不飽滿。同時在河蟹最后一次蛻殼期間增加池塘鈣物質(離子鈣)含量,促進河蟹背殼硬化度,增厚河蟹背殼,從而增重河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