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t799u"></tbody>
  •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中國養殖行業領域專業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中國養殖基地 / 養蟹

                秋后河蟹塘的管理技術要點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中養殖螃蟹的尾聲了。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進入秋季后,氣溫、氣候和水溫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池塘中的pH、氨氮、亞硝酸鹽等水質指標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加之夜間氣溫的下降和秋季雨水的增多,對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影響很大,池塘中原本健康的藻相(活、肥、嫩、爽的水體)逐漸被破壞,嚴重時極易出現“倒藻”現象,很大程度上危及池塘中養殖動物的正常生長。同時,后半夜有風再加上白天表層水溫偏高,底層水溫偏低,而到了晚上情況正好相反,表層水溫偏低,底層水溫相對偏高,在4℃以上時,水溫越高,水體密度越小,由于水體中的密度差,底層水體上浮,表層水體下降,使得上下水體對流,造成“返底”現象,致使池底積累的很多有毒有害物質(殘餌糞便、藻類老化死亡、高溫期間的水草腐爛等)進入水體加劇耗氧,極易造成螃蟹缺氧、中毒現象,給養殖戶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立秋后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并加大池塘管理力度,有條件的塘口,開增氧機,定期使用氧化性改底(全效底改),減少耗氧物質的積累,晚上使用增氧產品(原子氧)輔助增氧,預防缺氧發生。

                2、不要認為立秋后就不會缺氧,立秋后水體是極易“返底”的,也是發病缺氧的關鍵時期。因此,晚上要加大巡塘力度,發現異常問題及時解決。投喂的餌料要適中、適口,切不要浪投,惡化水質。

                3、立秋過后要控制水體狀態,池塘水質過于濃綠的,及時套水,定期潑灑發酵的“黃金益菌素B型”,補充池塘中的碳源,使用有機肥類(活肥),預防藍藻水華發生。

                4、7~l0天使用一次微生態制劑,定期使用氧化性底改,充分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保持水體藻相的生態平衡。

                5、加強池塘螃蟹的應激能力,立秋過后,高溫天氣仍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冷熱交替的情況也會普遍,所以,對螃蟹的應激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驗。而這段時間,螃蟹又正處于脫4、5殼時期,很容易出現脫殼不遂或軟蟹損傷。因此在發現少量脫殼時,使用安全無刺激性產品對水體消毒(弧菌天敵),預防疾病的發生;及時補充營養,提高螃蟹體質和免疫力(黃金多糖+應激硬殼靈)也是十分關鍵的。


                來源:水世紀華東團隊
                作者:陳志慶
                微信公眾號:北京水世紀beijingshuishiji

              1. <tbody id="t799u"></tbody>
              2. <option id="t799u"><span id="t799u"></span></option><option id="t799u"><source id="t799u"><tr id="t799u"></tr></source></option>
              3. <track id="t799u"><span id="t799u"><td id="t799u"></td></span></track>

                    <tbody id="t799u"><span id="t799u"></span></tbody>

                            粉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