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河蟹池塘水質調控措施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水質的好壞對池塘河蟹養殖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河蟹成活率的高低和生長速度的快慢,而且還影響成蟹的規格大小、飽滿程度、背甲顏色等,以至直接影響到河蟹的養殖效益。秋季是河蟹的生長旺季,河蟹的攝食量大、池中殘餌、排泄物較多,水質極易變壞,科學、合理調控好水質,營造良好的水體環境,是促進河蟹后期健康生長的關鍵。
一、調節透明度
    蟹池的水位以平臺(淺水區)處為基準,一般保持水深為80厘米左右,蟹池四周環溝(淺水區)水深為1.5米左右。經過長時間的養殖,蟹池水質逐漸變老、變肥,不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長,因此,每10~15天應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30厘米;每20~30天換水1次,每次換掉30%的底層老水,使池水水色呈黃褐色或淡褐色,調節透明度為35~40厘米,以促進河蟹的攝食和生長。
   二、穩定pH值
   穩定池水的pH值在7.0~8.5之間,使池水呈偏堿性,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長。當池水的pH值低于7.0時,全池潑灑生石灰,畝用量為10~15公斤,控制酸堿度在7.0以上;當池水的pH值高于8.5時,全池潑灑降堿素,畝用量為300~500克,控制pH值在8.5以下。    
    三、增加溶氧
    溶氧是影響河蟹生活和生長的重要環境因子。溶氧低,極易造成餌料系數上升、厭氧菌大量繁殖、氨氮和亞硝酸鹽升高等,因此,必須適時增加池水溶氧,主要措施是使用增氧機(以微孔增氧為佳)、拋灑粒粒氧或增氧靈等。秋季池水較肥、悶熱天氣應多開機增氧。最適開機時間和時長,應根據天氣、河蟹的活動、生長等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應保持池水溶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在增氧機因故無法正常運轉時,可啟動拋灑粒粒氧或增氧靈的應急預案。
四、水草養護與補充
    秋季水草生長由快轉緩,侮半月左右全池潑灑1次水草激活素,畝用量為60~100克,以促進水草生根壯根,健壯生長,杜絕枯草、死草、腐爛現象。若發現水草不足,可用青萍、水花生、水葫蘆作補充。青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餌料,水花生和水葫蘆具有較強的吸污能力,可快速凈化水質。
    五、改良水質和底質
每7~10天全池潑灑1凈爽水博士,畝用量為250克,以迅速澄清水色,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物質毒性,改良水質。每15~20天全池潑灑1次改底寶,畝用量為500克,以降解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抑制其變黑、發臭,修復和改善底質,消除潛在隱患。
上一篇:河蟹最后一次蛻殼期間的飼養管理要點 下一篇:河蟹養殖后期蟹塘水草管理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