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河蟹干胰臟嚴重萎縮壞死—水癟子

圖二、河蟹鰓絲腫脹,心臟、三角瓣膜充滿組織液—水腫
“水癟子”發病初期與普通細菌疾病“水腫”有類似之處,如果看到肝胰臟中度壞死的“水癟子”損亡而誤認為肝胰臟問題不大,耽誤了治療時機,沒有對癥下藥,就會因為人為判斷失誤造成損失。
下面就一些表觀現象對河蟹肝胰臟壞死“水癟子”與細菌病“水腫病”做區別總結:
水癟子癥狀如下:
干胰臟病變:灰白黃、白黃、黑黃相間,甚至糜爛,肝胰臟小管輪廓模糊至嚴重萎縮、化水
扯下步足,肌肉萎縮化水,能直接擠出3-5滴組織液
鰓絲正常
部分內腸道外腸道有食物,正常;部分有拉黃現象
頭胸甲連接處緊密
吃食減少
三角瓣膜正常
在水中活力強,出水活力減弱,能“翻身”
在高溫期出現死亡
水腫病癥狀如下:
干胰臟正常:干胰臟小管橘黃色、輪廓清晰,干胰臟體積正常
步足肌肉飽滿,也伴隨有積水
鰓絲腫脹
伴隨腸炎、腸道有發紅、空腸
頭胸甲被腫脹組織抬起,連接處呈水晶狀
吃料減少
三角瓣膜水腫
活力很差,無法“翻身”
一旦發病就出現死亡

圖三、水癟子頭胸甲與腹部鏈接緊密

圖四、水腫河蟹頭胸甲被充盈的組織液抬起、連接處呈水晶狀

圖五、水癟子肝胰臟不同程度壞死、萎縮

圖六、水腫河蟹干胰臟小管飽滿

圖七、水癟子腹肢肌肉嚴重萎縮

圖八、水腫河蟹腹肢肌肉正常飽滿
“水癟子”產生的原因之一為細菌感染,主要由于水體弧菌感染,水癟子腹水一滴水弧菌菌落超過500個,可以布滿整個培養基平板,也屬于高度傳染的細菌性病害,會造成大約30%的河蟹感染直至死亡。判斷損亡是不是屬于“水癟子”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肝胰臟的健康程度,肝胰臟中度、嚴重壞死的在天氣、水環境劇烈變化時候都有可能無法存活。
水腫與水癟子在目前的螃蟹養殖中非常常見,希望此文能夠為大家平時觀察、診斷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梅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