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規水質檢測是否有效
下圖對于水產養殖一線的工作者來說都很熟悉吧?


這是技術員在塘口進行水質的檢測:氨氮、亞硝酸鹽、PH,但是作為水產的一線工作者,你真的見過氨氮過高引起螃蟹上岸!真的見過亞硝酸鹽過高引起螃蟹中毒!真的見過PH過高引起螃蟹死亡!沒有,都沒有。河蟹養殖由于其投料少,氨氮,亞鹽量很少,加上水草的進化作用,氨氮,亞鹽基本不會超標,上述的水質檢測對河蟹養殖的指導意義不大,所以常規的水質指標在河蟹塘基本沒有必要。我們拒絕忽悠、從真正的測水開始,那什么才是影響蟹塘產量的水質指標呢?
二、影響河蟹生產的水質指標


上圖是同一客戶的兩個塘口,左邊的塘連續四年高產,右圖蟹塘四年產量一直上不來,原因是什么,我們接著往下看!

三、鹽度、堿度、鈣、鎂、溶氧的含義及作用
鹽度:
鹽度:絕對鹽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質質量與海水質量的比值。因絕對鹽度不能直接測量,所以,隨著鹽度的測定方法的變化和改進,在實際應用中引入了相應的鹽度定義。具體含義如下:當時的鹽度定義是指在1000g海水中,當碳酸鹽全部變為氧化物、溴和碘以氯代替,所有的有機物質全部氧化之后所含固體物質的總數。其測量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海水,加鹽酸和氯水,蒸發至干,然后在380℃和480℃的恒溫下干燥48h,最后稱所剩余固體物質的重量。最后所余的重量占1000g的比例就是鹽度。
螃蟹是洄游性生物,在淡水中生長,性成熟后右回到大海進行繁殖,根據螃蟹的生物特性我們可以了解到水體的鹽度直接影響螃蟹的性成熟時間。當螃蟹性成熟后,他就不會再長大了,如連云港的成蟹養殖,水體鹽度高,規格很小。因此想要在螃蟹養殖過程中養出大規格螃蟹,減小鹽度是關鍵。
堿度:
堿度:是指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這類物質可能接收氫離子,因此水體堿度就是水體含有能接收氫離子物質的量。這類物質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具體指氫氧根、碳酸鹽、重碳酸鹽、磷酸鹽、硅酸鹽、亞硫酸鹽和氮。天然水中的堿度主要是由重碳酸鹽(bicarbonate,碳酸氫鹽,下同)、碳酸鹽和氫氧化物引起的,其中重碳酸鹽是水中堿度的主要形式。堿度指標又常用于評價水體的緩沖能力及金屬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
在河蟹塘中測堿度主要是測CO3-2-、HCO3-有這類物質在蟹塘里直接影響水體溶氧、承載量、PH、金屬的溶解性及毒性。
溶氧:
大家都知道水體溶氧主要來源于水草與藻,水草、藻長的好溶氧高,水草、藻長的不好溶氧低。而水草、藻類的生長,都需要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O2)就是水草生長的食物,當二氧化碳(CO2)缺少的時候水草肯定長的不好。但只要水體的堿度指標達標,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因為在二氧化碳(CO2)缺少的時候會從CO3-2-、HCO3-中釋放出來具體的原理如下:
CO3-2-+H+→HCO3-
HCO3-+H+→H2O+CO2↑
金屬離子的溶解性及毒性:
1、溶解性:堿度越大金屬離子的溶解性越低。以碳酸鈣為例:碳酸鈣的溶解度s=[Ksp(CaCO3)]^1/2(mol/L)],Ksp(CaCO3)=2.8*10^-9,從上式中可以得出,當水體中堿度增加時,鈣離子的濃度下降。根據這個原理可以降重金屬毒素和儲存Ca2+、Mn2+。原理如下所述
2、毒性:堿度越大金屬離子毒性越小。一、在標況下特定物質的溶解常數是一定的。根據溶解平衡常數可以得到當水體堿度高時,重金屬離子的濃度會下降。二、因為CO3-2-、HCO3-溶于水后會呈弱堿性,金屬離子在堿性水體中的溶解度會大大的下降,變成氫氧化物沉淀(Cu2+在堿度下反應相對特殊一點,會產生堿式碳酸銅Cu2(OH)2CO3。而金屬的毒性主要來源于金屬陽離子(Cu2+Zn2+Fe2+),只要變成氫氧化物或堿式碳酸鹽沉淀,毒性就會下降,原理如下:
氫氧化物沉淀反應方程式:以銅離子為例
H2O→H++OH-
CO3-2-+H2O→HCO3-+OH-
HCO3-+H2O→H2CO3+OH-
Cu2++2OH-=Cu(OH)2↓
堿式碳酸鹽反應方程式:以銅離子為例
H2O→H++OH-
CO3-2-+H2O→HCO3-+OH-
HCO3-+H2O→H2CO3+OH-
2Cu2++2OH+CO3-2--=Cu(OH)2CO3
水體中氫離子少了,氫氧根離子就多了,這樣就算水體中有較多重金屬離子,也會被降解掉,不會過多的影響螃蟹,導致其中毒。
3、儲存Ca2+、Mn2+離子
原理:鈣在水體中的穩定含量與堿度有很大關系。鈣離子遇碳酸根離子會產生沉淀,大家是不是覺得堿度高了致使鈣離子沉淀影響補鈣,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普通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我們在日常養殖過程中不會用石粉去補鈣的原因是碳酸鈣顆粒在水體中難容。但是鈣離子與碳酸根產生的碳酸鈣沉淀與普通石粉有卻有一個本質的區別,那就是沉淀的顆粒大小。石粉再小它不過是人工碾磨出來的細小顆粒,肉眼可見,但鈣離子與碳酸根反應出的沉淀顆粒比石粉小幾百上千倍。這個分別我們可以用糖化糖水來作一個類比,兩個杯子都倒入相同質量、同溫度的水,第一個杯子放入一顆100g的糖,另一個放入100g的糖粉,哪個杯子的糖水先化好。答案顯而易見,肯定是第二個杯子。原因就是糖粉比糖塊要細。
簡單來說就是“顆粒大小對溶解速度的影響,同等條件下顆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溶質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大小直接影響溶解速率,同等條件下溶質與溶液的接觸面積越大,溶解速率越快”。
普通100g石粉與水體的接觸面積太小,要它在蟹塘中全部電離,要個幾個月甚至是幾年,但是這么長的時間螃蟹都已經賣了幾批了,這樣補鈣肯定是來不及的。但是鈣離子與碳酸根產生的碳酸鈣沉淀顆粒很小,均勻的分布在水體里,與水分子的接觸面積很大,所以溶解速率很快。當水體中的鈣離子在螃蟹退殼或藻類生長合成細胞壁時被吸收時,水體鈣離子濃度下降,塘里的碳酸根沉淀馬上溶解補充鈣離子,這樣螃蟹、藻類生長就不會缺鈣了。
原理如下所示:CaCO3→Ca2+被吸收++CO32-
總硬度
總硬度:在講解硬度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張圖片

熱得快上沉積的水垢

水壺里遺留的水垢
相信大家都見過,對此也不陌生。那有誰能具體準確的講明水垢到底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往下看。
水垢其實是水體中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沸騰的水里分解,放出二氧化碳(CO2),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CaCO3)和氫氧化鎂(Mg(OH)2)也沉淀下來,有時也會生成MgCO3,這樣就形成了水垢。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即通過加熱能以碳酸鹽形式沉淀下來的鈣、鎂離子,故又叫暫時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即加熱后不能沉淀下來的那部分鈣、鎂離子,又稱永久硬度)。碳酸鹽硬度:主要是由鈣、鎂的碳酸氫鹽[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還有少量的碳酸鹽硬度。碳酸氫鹽硬度經加熱之后分解成沉淀物從水中除去,故亦稱為暫時硬度。非碳酸鹽硬度:主要是由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和硝酸鹽等鹽類所形成的硬度。這類硬度不能用加熱分解的方法除去,故也稱為永久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之和稱為總硬度;水中Ca2+的含量稱為鈣硬度;水中Mg2+的含量稱為鎂硬度;當水的總硬度小于總堿度時,它們之差,稱為負硬度。但蟹塘中的硬度一般指的是鈣離子與鎂離子。那么鈣離子與鎂離子對河蟹養殖有什么作用呢?
1、水體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與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鈣離子是動物甲殼、骨骼和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蟹塘為例:螃蟹、青蝦、螺螄的甲殼,鱖魚骨骼,伊樂草、水韭菜、輪葉黑藻、藻類的細胞壁都離不開鈣元素。缺鈣會引起動植物生長不良,抑制藻類的繁殖。鎂元素作為生物體的微量元素,是構成體內酶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植物葉綠素成分,在糖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缺鎂導致植物細胞內的核糖核酸合成停止,氮的代謝紊亂,影響藻類對鈣的吸收。
2、增加蟹塘水體的緩沖性。根據研究若蟹塘水質總硬度在350-500ppm(CaCO3計),水質、底質、PH穩定,抗天氣變化能力強,因此保護水體硬度是抵抗底質老化和酸化的主要手段。
3、降低重金屬的毒性。當水體硬度較高時,Ca2+與重金屬離子產生拮抗作用,減少水生生物對重金屬離子的吸收。以直觀的來說,缺鈣會導致螃蟹翻倍小,水草不長缺氧,影響螃蟹的規格與產量
4、凈水,改善水質底質。水產養殖中有足夠的Ca2+Mg2+的含量可以促進有機物的絮凝、聚沉,加速固氮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質礦化作用,加速無機物的循環和再生,緩解水質底質的酸化。
5、水體硬度不足影響螃蟹的存活率。Ca2+、Mg2+直接影響蛻殼、固化的生理活動,導致螃蟹出現蛻殼不遂、軟殼蟹。
6、儲存碳源(CO3-2-、HCO3-)
堿度影響Ca2+、Mg2+,那么Ca2+、Mg2+同樣能影響堿度。具體的原理跟文章上述所說堿度影響Ca2+、Mg2+的儲存一節一樣
溶氧
氧氣是水產養殖的靈魂,是高產量的保障條件。主要有以下作用:
1、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沒有氧氣,水生生物就無法生存,更談不上高產。
2、促進物質循環。推動像螃蟹、青蝦、水草等生物體物質代謝及循環。興化以河蟹養殖為主,我就簡單的列舉幾個數據:螃蟹在底部溶氧5ppm以上時,消化吸收好生長快速。3.5-5ppm時消化吸收減緩,生長緩慢。2-3.5ppm能成活,不怎么攝食,那就更談不上生長了。溶氧高了螃蟹消化吸收好,生長快,翻倍率高,產量規格自然高。而且飼料利用率高,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3、增強光合作用的效率。白天水草、藻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同步進行。雖然水草在光合作用產氧,但呼吸作用也在同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也優先于自身的生理代謝消耗。但在水體中溶氧足夠多,呼吸作用越快,產生的能量越多,光合作用環節得到的能量越多。
4、減少疾病的爆發。河蟹養殖環境中致病細菌多數為厭氧細菌、有益菌種為耗氧細菌。在厭氧條件下致病細菌大量繁殖,極易導致螃蟹發病。當水體底部溶氧高時,厭氧細菌繁殖減慢,耗氧有益菌大量繁殖又能反向抑制致病菌。高溫期你還敢不底改嗎?
綜上所述:蟹塘鹽度底、堿度高、硬度高、溶氧高,這種蟹塘才具備養出大螃蟹。
四、新一代水質檢測設備
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水世紀新一代水質檢測的樣貌吧

A、水質檢測盒外觀

B、水質檢測內景

C、總硬度試劑

D、總堿度試劑

E、總鈣試劑

F、溶氧試劑

G、常規試劑

H、鉀試劑

I、輔助工具
養殖戶熱情的讓技術員測水
該養殖戶塘口很多有8個,其他采水瓶子不夠了,水世紀超碘瓶都用上了
養殖戶圍觀并積極詢問技術員測的指標怎么樣
技術員將本塘口的水質指標一一記錄,并認真講解新一代水質指標的標準,根據養殖戶塘口情況給出合理建議
作者:北京水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