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水產養殖戶需預防腸炎病和肝膽綜合征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進入高溫季節,魚吃食量猛增,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腸炎、肝膽綜合征等都會嚴重影響餌料系數和用戶收益。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雖然有許多成功案例,但由于水環境、魚體種質、放養密度、養殖模式等因素影響,處理問題時會增加很多不確定性,甚至帶來極大風險。
案例分享
將有肝膽綜合征的魚撈出來解剖,明顯發現肝臟顏色不正常,最為常見的有花肝、白肝、青肝、泥巴色肝、脂肪肝,整個肝彈性很差,完全失去了肝臟的全部功能。
肝綜的危害:1.吃料減少,但前期不是很明顯。2.餌料系數明顯偏高,有時甚至很高。3.魚體免疫力差,容易發病。4.整體產量上不去,不耐長途運輸。
肝臟是魚的很重要的器官,集消化、解毒、造血、儲存營養及代謝于一體。如有損傷或病變,其功能部分或全部失去。
肝膽綜合征的成因:吃飼料過猛,飼料質量不好;水環境不好,亞硝、氨氮超標,pH值不正常;水體菌相、藻相不平衡,藍藻死亡產生毒素;過度使用殺蟲劑、消毒劑,重金屬指標超標等等。歸納起來為水環境原因,飼料原因,投喂方式,病菌原因,根本性問題是肝胰臟系統嚴重受損,引起代謝障礙。
案例基本情況:湘陰朱老板有池塘面積180畝,水深1.3米~1.5米,池塘淤泥深。放養品種有,青魚、鯽魚、草魚(有每尾一二斤的,也有1斤10幾尾的)、黃顙魚、麻白鰱等,放養魚種5萬多斤,已經投喂一段時間,預計產量15萬斤左右。
出現死亡時間是6月5日,當天死亡約300斤,主要死小草魚,個體大小為三兩至八兩。接下來的兩三天里,死亡量增加到每天五六百斤、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經過相關人員現場解剖發現,是嚴重的肝膽綜合征,并拌有因肝膽綜合征誘發的腸炎。
治療方案堅決執行保肝護膽的思路。修復肝臟損傷,恢復肝膽活力和功能,提高魚體免疫力。
做法是,四停一增:停投料、停水體殺蟲消毒、停進水換水、停用抗生素。同時增加增氧設施的工作時間及工作強度。
停料3天之后開始少量投料(只喂原來的一半量),添加肝膽康和保肝一號(內含膽汁酸和肉堿及保肝因子)千分之五,連續5天,再接上維生素C2‰,連續3天拌料。
水環境處理,全池使用解毒元,水體解毒,徹底改良底水環境。
結果是:第二天,死亡維持上一天的死亡量,沒有繼續增加。第三天,死亡明顯降低。第四天,死亡量降低到100斤以下。第五天,死亡量下降到40斤左右。第六天及以后,控制在10斤~20斤之間。
第八天,完全控制死亡,服務團隊進行療效跟蹤,撈魚解剖發現,魚肝顏色明顯變化,出現淡紅色。彈性增加,腸道充血,出血癥狀明顯緩解。
本案例關鍵點是,不能簡單的,慣性思維使用抗生素,外池潑灑消毒劑。不然,會越用藥越加大死亡量,甚至完全失控。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