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建豐水產和大家聊一下近期大豐西南片河蟹蛻殼和大豐、東臺海水小白蝦蛻殼。
蝦蟹蛻殼一般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營養積累(殼肉分離,需要足夠的能量)
積溫(自然調節體內蛻殼因子水平)
足夠溶氧(蛻殼耗氧是平時的3~4倍)
哪一個出問題,都可能導致蝦蟹蛻殼不遂,軟殼,硬殼慢,大量傷亡等現象。

對蝦軟殼偷死

河蟹軟殼(毛老師提供)
第一種情況營養積累(殼肉分離,需要足夠的能量),普通動物骨頭長在里面,肉包著骨頭,骨骼長,肉跟著長,不需要蛻殼。蝦蟹甲殼類動物,殼長在外面,不是肉包骨,而是骨(殼)包肉,這下就麻煩了,殼是硬的呀,里面的肉拼命的長,但殼里面的空間是一定的呀,殼本身就是一些含鈣的營養物質,里面的肉需要大量的營養積累,拋開能量不說,最簡單的,殼子也需要大量的肉把它頂開,撐開呀!所以說,蝦蟹蛻殼,營養積累是首位,體制好壞是最重要的。
第二種情況,積溫(自然調節體內蛻殼因子水平),為什么前段時間(3.28前后,海水小白蝦大批量脫殼),今年的春季回溫還是蠻快的,溫度雖然低,但長時間的2-3天喂一次料,營養積累也足夠了,短時間類,積溫達到,普遍蛻殼,以至于建豐水產的“鈣中鈣”賣脫貨了。大批蛻殼到什么程度,一個蝦子剛骨肉分離,其它的蝦子就來搞他,把剛蛻殼的蝦子嚇的呀,不要不要的,如同一群人拿著砍刀追殺一個腐敗官員的模樣,拼命的逃呀,有的蝦子尾部都被吃掉了。
第三種情況,足夠溶氧(蛻殼耗氧是平時的3~4倍),

蝦蟹雖然是低等動物,但它們不傻,哪里溶氧高,就喜歡待在哪里。為什么大批蛻殼導致缺氧的時候,小白蝦都往邊上靠,蝦蟹的膽子是非常的小的,為什么拼命的往淺水處游,那里的溶氧相對于高啊,窒息的感覺是非常難受的。

以上情況是建豐水產和大家的一點小小的分享。
2015年,建豐水產急救的黃金搭檔“鈣中鈣”+“立得安”,挽救經濟損失超50萬。
“鈣中鈣”:快速補充蛻殼所需營養,避免脫殼素強制蛻殼(損耗傷亡大),市面最高濃度(瓶子要清洗兩遍),全乳化,易吸收,縮短硬殼時間,能夠有效減少應激蛻殼的損耗。
“立得安”:去粘除臭,通透水體,調養水色,浮頭急救,立即見效,把空氣里21%的氧氣源源不斷打到池塘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