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游這個詞對于水產行業的人并不陌生,然而洄游在不同水生生物有著不同原因,洄游分為三種:生殖洄游;索餌洄游;越冬洄游:
很多人都知道:秋風起,蟹腳癢!
但更多并不知道為什么?
螃蟹一生蛻殼大約18次,如同青年18歲才成年。這時的河蟹已經積累大量營養并已接近性成熟,為了使得種族得到繁衍不辭勞苦,千難萬險來到淺海地區達到性成熟并進行交配繁衍,在交配完成后的1到2個月雄蟹陸續死亡,雌蟹產完卵后1個月內也陸續死亡。
2016年2月7號射陽就見Z1,進入孵化高峰期為2月9號左右,具體判斷其孵化時間通過其卵粒顏色,及其眼點期的心跳次數從而及時做出生產上的調整。
剛孵化的Z1可以攝食些什么?
首先是藻類,其次是蛋黃和瑕片以及酵母。(用200目的網布慢慢的搓洗)


2016年4月12日見Z2,Z2這時主要以輪蟲為主,注意觀察變態情況,變態整齊后正常天氣下為Z1的兩倍。

2016年4月17號見Z3,打樣觀察時可以從體積上很明顯的區別!

2016年4月22日見Z4,攝食量又在遞增!

每隔6個小時就要觀察一次,一天喂兩次食,主要以輪蟲為主。

注意觀察:1其活力狀況
2其攝食量,腸道中的食線;
3觀察水中的糞便,及剩余餌料及時對投餌量控制;
天氣正常的話在27號左右開始見Z5;
5月3號左右見大眼;
預計今年5月9號可以大眼出售!

淡化池

如何挑選?

針對苗種問題,可以通過養殖場定制苗種,自己挑選優質種蟹交由苗場進行苗種的定制,比如2015年的螃蟹規格相對往年較小,并且河蟹規格越大價格越高。同時河蟹的病害也很嚴重,造成養殖的重大損失。2016年部分養殖戶為了避免苗種上的風險,紛紛自購蟹種送到養殖場進行保種繁殖。這對養殖戶和苗場來說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
控制出苗時間使大眼幼體至養殖戶塘口時間為9:00-10:00為宜,大眼幼體在打包出售時必須瀝清水。(是賣苗不是賣水)避免大眼幼體其附肢黏附過多水分,減弱支撐力導致苗層透氣性差,底層蟹苗往往缺氧死亡。避免直曬,風直吹蒸發鰓部水分導致死亡。
有不少人都在做苗種,有的因為覺得賺錢了就進來,不賺錢就出去,有的只是只要培育出苗種就好,并不顧忌養殖戶拿回去的養殖效益。有的一搞就是好多年,經歷了整個行業的風風雨雨,有多少人做苗種無論風雨都在默默的掙扎,只是為了讓生活改善一下。
更為重要的是不想我爸再這么辛苦,不想他的哮喘因為忙碌喘的更厲害,僅管一直在發燒,依舊不得不為了生計在忙碌,從剛開始借高利貸搞水產,15年一路走來,臉上銘刻無盡的坎坷與心酸!

在家鄉實習的時候,曾在五一的時候,我帶著我同學他們一起去我家苗廠,布置淡化池,20個池子要4個人要整整兩天,每天都跳過來走過去,晚上回去倒床就睡,最后連路都不想走,可是這么累的事以前都是我父親帶著我母親和工人在做;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么不多請工人,那只能回答,只是為了保住那微薄的利潤。
父親不善言詞,有時還能靦腆!僅管利潤不高,卻不曾在苗和種上面做文章,因為他很清楚:這是他自己唯一,唯一,唯一的產業,養殖戶賺到錢,他才能賺錢,養殖戶倒了,他也得倒!
我很遺憾,僅管我學的也是水產專業,目前還不能給他太多幫助,只希望通過這一點微薄的努力減輕他一點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