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初,不少養殖戶都增加了放養密度。但是陳老板卻沒有跟風,經過一番思考后,決定依舊走興化的傳統路子:低密度、產大蟹。
年初畝放河蟹700多只,投喂天邦牌升江系列全熟化河蟹料15噸,到現在為止畝賣河蟹60斤左右,河蟹規格普遍在2.5母、3.5公以上,由于河蟹品質好,售價比較高,現在已經基本收回成本。
10月18號陳老板池塘發現5.4兩的母蟹,帶到釣魚經銷商韓國華處分享豐收的喜悅。


陳老板成功之處有三點:
1、逆向思維,不盲目跟風,理性的分析和預估2015年河蟹市場、合理放養密度。
2、科學投喂、前期用天邦開口料提高河蟹脫殼成活率,中期用天邦成長料,后期用天邦育肥料育肥,確保低密度的情況下,既能夠產大規格蟹,又能夠產量高。
3、不盲目追求早上市,不因小失大:今年天氣不理想,嚴重影響河蟹生長(脫殼滯后),不少公蟹九月才基本脫殼完畢,正開始進入育肥階段,但是不少人因為想賣高價蟹,不看情況盲目捕蟹,結果公蟹每天都被折騰至少一遍,嚴重影響公蟹育肥。而等到10月河蟹降價之后,賣蟹少了,公蟹生活不受影響了,但是氣溫破天荒的一直居高不下,白天河蟹早早上岸,不上岸的也圍著池塘打轉,飼料和凍魚投喂下去,河蟹吃的少,即便吃進去,但是因為運動量大,營養積累差,育肥效果自然也差,這就是后期興化許多人發現河蟹育肥效果差的一個主要原因。結果導致賣蟹晚的高淳,高品質的蟹多,同規格的河蟹價格居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