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過程中,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是決定養殖成敗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正確的提高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循自然規律
(1)初三、十八大潮汐變化造成上下水強烈對流,江(海)底的有機碎屑耗氧物質隨著對流水體,造成水體缺氧。
(2)持續高溫晴天大風天氣,表層水溫高,在風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溫被交換到塘底引起池塘底部溫度上升,造成池塘底部缺氧。
(3)持續陰雨天,表層水溫低,底層水溫高,上下水不對流,上層水的氧氣無法溶解到塘底,導致底部缺氧。
(4)春夏交接和夏秋交接時,上下水溫一致即水體溫度同溫期,上下水無法對流,造成底部缺氧。
(5)氣壓的變化也會引起水體溶解氧的變化,氣壓高溶解氧高,氣壓低溶解氧低。
(6)早上加水,下午不加水。
二、正確開動增氧機
(1)陰雨天24小時開。
(2)晴天中午不開,晚上表層水溫涼了再開。
(3)晴天且白天風大,太陽一下山就要及時開,嚴重時還要配合使用增氧型底改。
(4)肥水、培菌、消毒、殺蟲、除苔、有機酸大量解毒、倒藻、河蟹蛻殼高峰期要多開。
(5)增氧機的功率隨養殖密度及水深增加而增加。

水車式增氧機

葉輪式增氧機

射流式增氧機

增氧機
三、如何減少耗氧
(1)改善塘底及時分解耗氧物質,經常使用增氧型、降解型底改,慎用吸附型、絮凝型底改,減少底熱,防止塘底溫度過高造成缺氧。
(2)減少污染(殘餌、糞便),飼料當中適量添加一些微生態制劑,提高飼料的轉化利用率,減少糞便排出量,從而減少對塘底的污染,同時殘餌、糞便里的微生物依然保持活性,可有效縮短殘餌、糞便在塘底的降解時間。
(3)由于缺氧一般發生在晚上特別是在下半夜天亮前,故降解型底改一般在傍晚或十一二點鐘用比上午用效果好。
(4)增氧型底改及增氧劑的選擇:看溶解在水里的氣泡的形式,沒有氣泡(原子氧)的好于有小氣泡的,產小氣泡的好于產大氣泡的,前者有包膜處理,放氧均勻且持久。
(5)需要換水時,下半夜換水比上午換水好,晴天下午及傍晚嚴禁加水。
(6)穩定水體。培養良好的藻相(數量種類適中),不但可以加快池塘中物質的循環,減少耗氧,而且直接釋放出氧氣,提高水體溶氧。同時良好的菌相,可以分解池塘中的有機物質,縮短物質的代謝時間,減少水體的耗氧。
來源:好潤公眾平臺
作者:江蘇(廈門)好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