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螃蟹池塘藍藻最早在五月底就有塘口出現,相對于往年出現時間提前了半個月,同時2015年蟹塘藍藻種類也逐漸多樣化,以往主要以微囊藻為主,相對來說處理起來比較容易,但是隨著這幾年種類逐漸增加,特別是今年很多池塘的藍藻不再是以微囊藻為主,轉而以顫藻、魚腥藻、螺旋藻為主,這幾種藍藻相對于微囊藻而言比較難處理,很容易反彈,為什么蟹塘容易爆發藍藻呢?蟹塘藍藻該如何預防呢?本文就這兩個問題與大家做個交流。
一、藍藻的生物學特性
藍藻的起源
藍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光合自養生物。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75%)生活在淡水中,少數分布在海水中。

藍藻的特性
1、固氮能力:很多藍藻體表有細菌共生,能分解水體中的有機質為其提供碳源。
2、耐高溫:其體內具有抗光氧化酶,在高溫條件下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活力,但其它藻類高溫容易死亡。
3、耐高pH值:在蟹塘7、8月份很多塘口pH都在9.0往上走,高pH條件下其它藻類難以生長水體,藻類生長的基礎是光和作用,但在pH>8.4時HCO3-在無機碳中占比高達95%,而CO2低于3%。藍藻具有碳酸酐酶可以同時利用CO2、HCO3-生長,其他有益藻類則只能利用CO2,因而高pH有利于藍藻生長,抑制其它藻類生長。
4、靜止水體:目前大部分蟹塘沒有增氧機,水體不會運動,藍藻具有空泡能夠上浮到池塘表層阻礙其它藻類的光和作用,但水體流動能較好的避免這個問題。
5、藍藻具有細菌的特性繁殖速度很快,容易形成生長優勢,同時也會產生抗藥性,筆者在塘口經常發現同樣的藥品在塘口連續使用后對藍藻的殺滅效果會減弱。
二、藍藻的危害
1、藻毒素
藍藻毒素主要有肝毒素、神經毒素、胃腸接觸性、細胞毒素。這些毒素能引起水生動物肝臟出血、呼吸衰竭、腸炎等癥狀。細胞毒素有很強的殺細胞作用或抗生作用,有的還有促癌作用,因為河蟹養殖過程是肝臟轉化為性腺的過程,藍藻的肝毒素會進入河蟹體內并貯存在河蟹的肝臟中,從而影響河蟹的生長和翻倍,容易導致水癟子產生,嚴重者甚至引起河蟹死亡。
2、缺氧
大量的藍藻死亡后,其尸體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過程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氣。夏季炎熱的白天水溫往往很高,水中所能溶解的氧氣較少,夜晚藍藻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氣,所以晚上很容易造成池塘缺氧。
3、抑制有益藻的生長
受其他藻種的生長制約,藍藻并不可能在常溫條件下大規模爆發,只有當溫度越高,繁殖才越快,這也就是為什么連續陰雨天后藍藻更容易爆發的原因,連續陰雨天陽光較弱,其他藻類生長繁殖受抑制,而藍藻則可以依靠固氮酶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自給自足漸漸形成優勢種群。從而導致藍藻的快速繁殖,抑制有益藻類的生長。

三、藍藻的防控
從藍藻的生物學特性我們不難看出,藍藻爆發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特性,耐高溫、高pH、具有空泡和碳酸酐酶,而螃蟹池塘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在于其水草,水草生長大量的將碳源固定在其體內導致高pH,蟹塘pH經常測出來在9.0以上,而魚塘等其它養殖品種的塘口基本在8.5左右,高的pH為藍藻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生長環境,這也是螃蟹池塘藍藻多于其他養殖品種池塘的主要原因,結合螃蟹池塘的特性,筆者經過長期的跟蹤以下幾點能很好的預防螃蟹池塘的藍藻。
(一)控制水草的量,池塘水草控制在池塘面積的60%,不宜過多,過多容易導致池塘碳源缺乏,pH過高,導致藍藻爆發,這是控制pH值的根本方法。
(二)定期使用“水博士”能夠緩解ph,補充碳源,抑制藍藻的繁殖。
(三)“晴用芽孢,陰雨光合”:藍藻又名藍細菌,芽孢在晴天使用本身可以與藍藻競爭,同時其分泌的多肽類物資具有抗菌作用,能較好的抑制藍細菌(即藍藻)。藍藻本身也屬于光合細菌一種,所以在陰雨天其它菌種和藻類繁殖減慢的時候使用光合細菌可以對藍藻形成很好的競爭抑制作用。
(四)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體營養元素,促進有益藻類的繁殖,定期使用“活肥”來增加有益藻的繁殖,抑制藍藻的繁殖。
藍藻在河蟹池塘的養殖過程中是一個難題,但是其關鍵在于預防,其預防的核心思想主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降低池塘pH值,改變利于其爆發高pH的特殊環境,重帶你在于控制水草覆蓋,補充碳源。第二:增加池塘的競爭,通過晴用芽孢、陰雨光合的思路,再結合肥水培養藻類與其產生競爭,這兩個方面做好,能起到很好的預防藍藻的作用。
作者:北京水世紀華東團隊杜軒、胡志宏、陳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