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到河蟹等水產動物的生長和發育。水質管理是河蟹等水產品養殖取得優質高產的重要保證。
河蟹養殖前期是指3-5月,河蟹剛放苗,此階段水溫低、投餌少,重點工作是選擇健壯蟹苗、栽培水草、培養水質。
一、水質管理
河蟹對水質要求相對較高,養殖過程要保持水質清新。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0-8.5,氨氮濃度0.2-0.5mg/L,透明度30左右。
1、及時調節水位
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m,特別要注意河蟹蛻殼期間應保持水位的穩定。注意換新水,換水后可用解毒護水寶進行解毒、抗應激。
2、池塘肥水
種植水草前,需要池塘肥水。由于前期水溫低,施基肥一般選用優質的有機肥或氨基酸肥與復合肥配合使用,肥效好、持續時間長。可用高效生物有機肥或氨基酸肥水素肥水,配合復合肥使用,效果更佳,使池水呈現“肥、活、嫩、爽”。
若是老塘口,應先補充部分新鮮水源,并補充部分鈣等礦物元素后,再進行肥水。
之后根據水質情況使用有機肥進行追肥。
3、調控水質
建議每10-15天使用一次EM菌、濃縮芽孢桿菌,水色以黃褐色、蛋綠色為主,使池塘形成有益菌群,促進水生動物的新陳代謝,降低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穩定水質。
4、栽培和保護水草
水草是河蟹脫殼的重要遮蔽物,所以水草栽培的好壞也關系到河蟹的產量。種植水草后要及時關注水草的生長,春季水草的覆蓋率為池塘的20-30%。若水草量不夠應及時補種;若長勢不好應及時關注。
二、水質管理中常見問題
1、春季水溫低,如何肥水?
答:通常在年后放苗時水溫較低、光照弱、天氣變化無常,肥水特別困難。
①選擇晴天上午,添加5-10cm新鮮含藻水。
②使用解毒護水寶300-500毫升/畝.米解毒和降解重金屬,加水稀釋后全池潑灑。
③施基肥:使用高效生物有機肥進行肥水,每畝水深1米用1-2kg。
④追肥:可使用氨基酸肥水素液,配合EM菌使用,進行追肥培藻。
2、放苗初期,浮游動物較多如何解決?
答:浮游動物較多時,殺蟲后使用解毒護水寶300-500毫升/畝.米,全池潑灑氨基酸肥水素0.5-1公斤/畝.米。
3、出現泥皮怎么辦?
答:泥皮在池塘中主要附生在底泥表面,呈藍綠、綠褐、黃褐等顏色,主要種類為藍藻、硅藻和綠藻等,大型的絲狀綠藻(青泥苔)也附生在池底。水溫一升高,這些死亡的藻類尸體與底泥一起浮出水面,成為許多片狀浮泥。分解時容易造成缺氧,并且容易產生很多有毒物質。
解決方法:
①在泥皮集中生長處,使用力健1000g/畝.米,視情況酌情加減;
②第二天全池潑灑解毒護水寶300-500ml/畝.米;
③第三天EM菌500ml//畝.米+肥水膏2kg/畝.米。
4、出現青苔怎么辦?
答:①如果青苔量小,可適當提高水位,用氨基酸肥水素進行肥水,每畝水深1米用0.5kg。如果青苔太多,可先用人工盡可能撈干凈后,再采取上述方法處理,安全且效果明顯。
②若使用藥物殺青苔,使用藥物后需用解毒護水寶500毫升/畝.米解毒。
5、水草不長怎么辦?
答:①更換部分新水;
②補充部分礦物質元素;
③使用顆粒肥料。
6、河蟹養殖前期解毒如何辦?
答:①若重金屬高,使用EDTA二鈉絡合重金屬;
②若進水中農藥殘留超標,使用解毒護水寶1kg/畝.米+維生素C;
③若水體中殘氯超標,使用解毒護水寶1kg/畝.米;
④日常使用氨基酸肥水素0.5kg/畝.米
7、河蟹養殖前期體表有污物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
答:河蟹體表污物主要為纖毛蟲、絲狀藻。
殺蟲后使用解毒護水寶300ml/畝.米。
8、養殖前期河蟹磨爪如何解決?
答:受弧菌感染,河蟹爪端發黑腐爛,嚴重可致死。
使用底安泰200g/畝.米。
9、河蟹養殖前期水體混濁怎么辦?
答:因水體缺乏藻類,水體懸浮物多易造成水體混濁,過多的懸浮物會大量吸附肥料,水產動物極易滋生蟲害,嚴重危害水產動物的健康生長。
解決方法:
①引入5-10厘米新水;
②使用151底改1kg/畝.米;
③使用EM菌500g/畝.米+氨基酸肥水素1kg/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