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高溫期養殖管理關鍵技術要點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7~9月是河蟹的生長旺季,既是全年氣溫最高的季節,也是病害高發季節,加強河蟹高溫期健康養殖管理至關重要,針對河蟹養殖的實際情況,七、八、九三個月高溫期河蟹養殖管理要抓住以下要點:
1、穩水保水。高溫天氣池水深穩定在1m左右,高溫期最好5~7天加、換水1次,注水應在凌晨進行,抽取外河水面以下20~750px、溶氧豐富、水溫適宜的新水,可改水流直沖為多點沖水,加快與池塘中舊水混合,達到增氧和調節水質的雙重效果。
2、管草護草。水草是河蟹的棲息場所,也是池塘自凈的重要載體,蟹池要多品種栽種水生植物。高溫期蟹池水草過多、過密,需進行人工和機械疏草,水草不足可移入漂浮性植物(如水花生、浮萍等),總體控制水草覆蓋面積占池塘面積1/3~2/5為宜。
3、選餌投餌。在飼料投喂上應采用“兩頭精、中間青”的方法。高溫季節需要加大青飼料的投喂量,即提高飼料中粗纖維和維生素的含量,既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又符合河蟹的生理特性,防止河蟹的“性早熟”。同時配合飼料中要提高豆粕、菜餅、玉米的比例,還可增加投喂適量的南瓜、水草等植物性飼料。
4、清除殘餌。早、晚各檢查一次食臺,以下午喂食前食臺略有剩余為宜。
夏天餌料容易變質,視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投餌量及投餌品種,若剩餌多加上不及時清除,必然影響水質。
5、調水改底。夏天經常下雨導致蟹池酸性水質會引起河蟹蛻殼不正常,可全池潑灑生石灰,如水質pH過高可通過適當換水和使用果酸等進行調節。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善底質,勤用復合芽孢桿菌、EM菌、乳酸菌等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或使用底改寶、速效底改、底必凈、凈水除臭靈改善底質。
5、防病治病。可用地籠一頭張開口并高出水面,另一頭沉入池底并封口。經過一夜,如果地籠中沒有蟹,說明蟹健康;如果地籠中有蟹,就有發病的可能,應進一步仔細檢查。高溫期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中草藥制劑,制成藥餌投喂,連喂5~7天。發現死蟹要認真分析原因,制定解決方案。治療時要注意對癥下藥,切不可濫用藥物尤其是禁用藥品,同時要注意蛻殼期間的用藥安全。
6、加強巡池。夏天最容易發生蟹池缺氧,需密切注意河蟹的反常行為,如果清晨或傍晚大量河蟹聚集在池塘岸邊,受了驚動仍不下水,說明池水缺氧,需立即增氧、換水。巡池還應注意河蟹攝食狀況、蛻殼數量,檢查防逃設施、修補漏洞、防止敵害等。
上一篇:高溫期河蟹爬邊、趴草的預防和措施 下一篇:健康河蟹養殖飼養管理要求有哪些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