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洪湖西岸,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但是,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下,當地的水產養殖卻不敢恭維。每年河蟹養殖也是大病不患,小病不斷,有些甚至連年虧本。
很多蝦蟹養殖朋友擔心成本、存在僥幸心理,不注重科學預防,認為死一批就不死了。經過本人塘口跟蹤服務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此作出部分總結分析,僅供大家參考交流!
一、近期(4月下旬到6月初)監利蝦蟹常見問題:
1:輕的癥狀(上草、狂游、吃食不好、生長緩慢、賣價低)
2:重的癥狀(黑鰓、腹部發黑、肝臟糜爛、腸道無食、蝦籠或全池大量死亡)
如圖所示:上草


大量死亡

白斑綜合征(顯微鏡下觀察甲殼外部有花斑)

肝臟糜爛、腸炎

弧菌感染

纖毛蟲

二、原因分析:
1:近期溫度升高、氣壓偏低,天氣變化頻繁,且大部分池塘水位較淺,導致水體藻類過少,凈化能力低下,出現渾濁、發黑、發臭、發紅現象;
2:底質水質富營養化,微生物發酵消耗大量氧氣,底部犯酸發熱。病原菌(弧菌等)及寄生蟲(纖毛蟲)大量繁殖,通過傷口、鰓、口等途徑寄生感染,誘發病毒、細菌性疾病;
3:急于收獲趕行情,食性配比及投食量不斷增加,一天只投一餐,導致誤食變質食物、營養不均衡、餌料浪費,同時蛻殼頻繁及起捕頻繁,導致蝦蟹體質差、抗病能力減弱。
4:弧菌是細菌類的一種是一類可引起腸道感染的細菌,菌體只有一個彎曲,呈弧狀或逗點狀。弧菌屬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弧菌會引發腸胃炎、干胰臟壞死等疾病。一般是在溫度回升的時候爆發,一般養殖中他們很多會忽略孤菌的感染。
5:蝦蟹體表出現綠毛、黃毛以及黑色刮不掉泥垢等現象,長纖毛蟲,影響賣價、攝取營養,抑制蝦蟹的生長。
三、無病先預防、發病莫亂醫:
傳統養殖觀念認為龍蝦抗病能力極強,無需用藥。大量養殖實施告訴我們:如果龍蝦養殖不預防,將比螃蟹、家魚發病更厲害,蝦蟹混養塘更甚。任何水產動物的病害都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有些病可治療,但也嚴重影響生長,更何況水產上更多的病還是無計可施。如何才能正確預防呢?
1、成功預防——勤改底、重內服,外加殺菌和消毒。定期“強效底凈/全效底改+水博士”改底解毒調水,“超碘/弧菌天敵”消毒殺菌,內服“肝膽泰樂+腸泰/弧菌天敵”增強體質、提高免疫抗應激能力。
2、治療——聯合治療,多管齊下。“強效底凈/全效底改+水博士”改底解毒調水;“弧菌天敵+抗激靈+應激硬殼靈”抑制弧菌等病菌生長,恢復體質減少上草、吃食不佳、生長緩慢現象);內服“腸泰+肝膽泰樂+速康靈”修復免疫功能,抑制體內病菌的量,加強抗病能力。如果體色發黑有纖毛蟲,可使用“纖纖凈”殺纖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