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下雨后七月份河蟹養殖的補救預防
編輯: 時間:2017-06-16 瀏覽:
近期連續的下雨導致蘇南、安徽等地河蟹池池水暴漲,河蟹養殖面臨嚴峻局面,在持續下雨中主要出現以下問題:
1、 水體渾濁、導致水草和藻類無法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從而出現水草吸附大量的泥垢,造成萎縮,從而出現爛根倒草,使得水體惡化,亞硝酸鹽和氨氮的指標居高難下,
2、 由于持續下雨,水體無有效的手段凈化水體,導致河蟹出現應激反應,出現食欲不振、吃食下降,同比往年出現“水癟子”癥狀的河蟹大幅增加,
3、 藍藻提前爆發,持續降雨,池塘底部環境惡化、殘餌、糞便及有機物不能及時有效分解轉化,等天氣一轉好,氣溫一高,馬上出現藍藻大面積爆發
4、 河蟹在持續下雨后,由于無法有效的吸收到水體中的微量元素、同時關照不足、溶氧不足、導致脫殼不遂和掉腳比例增加,通常脫完三殼后,出現河蟹同比去年翻殼倍率小
5、 持續下雨,導致無法進行有效的消毒和水質調控、出現厭氧菌大量繁殖、纖毛蟲、腸炎等細菌病相繼發生,許多池塘出現蝦蟹死亡現象。
6、 由于水體渾濁,池塘無光合作用,水體缺少足夠的微量元素,河蟹得不到應有的能量補充,會出現夾草現象,甚至爬邊現象。
針對以上雨季后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做好雨后晴天河蟹池塘水體的調控消毒補充營養的工作,主要如下:
1、 凈化水體,首先上午使用“凈水007”1包1畝,絡合水體中的有機物,隔3小時使用一瓶“凈水芽孢乳”+2包“復合利生素”使用5~6畝,進一步改善水體環境,有條件的配合潑灑“氨基酸肥水素”促進水體藻類恢復,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2、 根據河蟹自身情況,有無纖毛蟲、甲殼潰瘍等表觀癥狀,避開脫殼高峰期,有蟲使用纖蟲凈或甲殼凈殺蟲,隔天使用溫和性消毒劑,建議使用“蟹毒清”消毒,1瓶2~3畝,
3、 補充河蟹營養源、提高河蟹抵抗力,建議潑灑“葡萄糖酸鈣”一包5畝,可以快速有效的提供河蟹的抵抗力和脫殼所需的鈣質,如果出現脫殼不遂,建議潑灑“軟殼紅體潑灑靈”1包2畝,可以有效減少脫殼不遂的癥狀。
4、 在改良水體后,晴天上午潑灑“臭氧底立康”1桶用50畝,有效改良惡化底質,避免藍藻的產生。
如出現水草萎縮爛根倒草,建議晴天上午先潑灑“碧水爽”或“綠水解毒靈”主要起到活化水體,減少水體粘稠度,增加水體溶氧通透性,凈化水體,然后使用“長根粒粒肥”1包3~4畝,使用后2~3天,可以使水草的根系粗壯,恢復水草的活性。
上一篇:七月份河蟹池塘養殖要點 下一篇:雨水過后,螃蟹塘管理注意事項
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 河蟹池塘螺螄科學放養技術
- 軟殼蟹是什么蟹?軟殼蟹全身都能吃嗎?
- 河蟹養殖技術,河蟹養殖方法,河蟹怎么養?
- 河蟹養殖常用的清池消毒藥物有哪些?河蟹放養前為什么要清池消毒?
- 河蟹養殖池塘水深多少比較好,太深有什么壞處?
- 別讓快到手的錢財毀于最后沖刺這一段,螃蟹上市前關鍵管控預警
- 【技術分享】9月份河蟹池塘養殖管理要點
- 【技術分享】養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 九月份河蟹養殖管理
- 河蟹五殼關頭,如何爭取再沖一波?
- 一線養殖者的總結,河蟹養殖9、10月份生產管理要點
- 螃蟹出現傷亡是一天就出現的嗎?
- 河蟹池塘底質的改良辦法
- 河蟹在蛻殼期的管理要點
- 高溫河蟹死亡原因分析之奪命水草
- 臺風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關系?
- 高溫天河蟹塘藍藻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殺藍藻!
- 你的河蟹塘口長藍藻了吧!
- 河蟹塘水體發黑塘口微缺氧怎么辦
- 同樣是螃蟹,為何吃料量相差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