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隨著近幾年小龍蝦異常火爆的消費熱潮,直接帶動了全國小龍蝦養殖熱潮,據不完全統計,華中地區2017年小龍蝦養殖面積相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今年5月,許多養殖區域的小龍蝦發生了大規模死亡,除天氣原因外,與養殖戶養殖技術水平較低及理念較差,不懂預防管理也有很大關系(2017年新增加大量小龍蝦養殖戶,以前沒有接觸過小龍蝦養殖)。隨著6月份高溫多變天氣的到來,養殖風險將更大,所以我們必須及時做好養殖管理,防治結合,減少損失,增加效益。
一、水草、水質問題
1、水草過多,長出水面,導致蝦缺氧上草:
前期種植水草時,間距過小,又沒有割草頭,導致水草瘋長連片,晚上耗氧嚴重,導致小龍蝦上草浮頭。


水草瘋長連片
處理方案:先人工撈草,撈出幾段通道出來讓水體能流動,也讓小龍蝦有吃食的空間;再來割草頭,加深水位,保證草的活力(如下圖)。若是稻塘里水草過多,工作量過大,建議撈一部分草后盡快將蝦賣出,將田臺水位降低,剩余蝦回到環溝,開始曬田臺,準備種植水稻;精養塘定期使用割草機處理草頭,保證水草在水面下。

使用割草機割草
2、水草掛臟,水質渾濁:
經過5月份的高投喂,使得水體懸浮有機質增多,會黏附在水草(伊樂藻)上,使水草失去凈水和增氧的功能,從而出現蝦底板變臟,容易浮頭等現象。


水草掛臟、蝦上草浮頭
處理方案:
1)預防方案:每隔10天左右補充【神爽EM10】(8-10畝/桶)調水穩水,預防掛臟的出現。
2)處理方案:若出現水草掛臟的情況,用【黑土金】(10畝/袋)+【利水素】(8-10畝/包),快速分解水體過多的有機物,維持水體清爽。
3、藍藻:
隨著6月份溫度上升以及水體營養失衡,池塘藍藻會開始大量出現。

處理方法:
1)水質偏瘦塘用【神爽EM10】(8畝/瓶)+【光合菌霸】(8畝/瓶)+【益藻源】(15畝/袋)+【藻益生】(4畝/袋);
(2)、水質偏肥塘【神爽EM10】(8畝/瓶)+【光合菌霸】(8畝/瓶)+【藻益生】(4畝/袋)
二、蛻殼不遂,缺氧死亡
6月份天氣多變,許多小龍蝦塘草多,水質差(也有不少精養客戶由于5月價格低惜售,目前存塘量較多);尤其在悶熱天氣或者下雨天氣,蝦會刺激性大量退殼,若此時水體溶氧較差,極易引起死亡。

處理方法:
1、在變天前潑灑【離子鈣】(4畝/瓶),當天下午飼料減半(如遇嚴重陰雨天,也可不投);
2、晚上多巡塘,發現有上草上岸現象立即潑灑【氧樂多】;
3、如第二天天氣轉晴,白天蝦塘加新水。
三、病害問題
1、體表臟,纖毛蟲
纖毛蟲是寄生種類包括聚縮蟲、鐘形蟲、單縮蟲和累枝蟲等的總稱。體表臟,底板黑,附著有苔蘚和纖毛蟲是由于底質變差所導致,大量附著將導致蝦殼變重,呼吸困難,食欲減退,難以蛻殼,甚至上草趴邊慢慢死亡。

體表臟

底板黑
處理方法:
蝦身變臟一般伴隨著底泥變得發黑發臭,主要方法是將池塘水質、底質搞干凈,可以先用【爽底】(3畝/瓶)進行改底,隔一天用【強效底爽】進行底質修復,同時用【神爽EM10】(10畝/瓶)加速水體有機質分解,讓蝦通過在干凈水體中退殼來減少纖毛蟲的附著。也可以用專門殺纖毛蟲的藥直接進行殺滅,但如果水體一直較臟,會容易反復。
2、細菌性腸炎
投喂劣質飼料或投喂不足導致小龍蝦吃池底臟物,感染有害細菌導致腸道受損出現炎癥,傷亡較大。


腸炎
處理方法:
1)腸炎要以預防為主,投喂優質飼料,量要適量,保證不渾水不夾草。可在飼料中拌喂【神爽益香露】+【復合免疫多糖】,連續5-6天,可有效預防腸炎的發生。
2)治療:若出現腸炎的癥狀,找出腸炎的出現原因(飼料質量,投喂量,水環境等因素),外用【神爽EM10】調節水質,飼料內服【漁諾玢】+【復合免疫多糖】,連續6天,前3天拌60斤料/包,后3天拌80斤料/包。
3、黑鰓,爛鰓
黑鰓是由于水體有機質積累過多黏附鰓部使得鰓絲發黑,繼而引起有害細菌感染,嚴重惡化會出現爛鰓的現象,引發呼吸困難,對小龍蝦危害大。


處理方法:
黑鰓初期先用【衛福】(6-8畝/瓶)對水體進行消毒殺菌,第2天【速效解毒安】(3-5畝/瓶)凈水洗鰓,再使用【神爽EM10】或【光合菌霸】(8畝/桶)等分解水體過多的有機質,維持水質清爽。情況嚴重拌料【漁諾玢】+【復合免疫多糖】,提高小龍蝦自身抵抗力。
四、飼料選擇
6月份氣溫較高,建議以26蛋白飼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