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棚標粗優勢
1.蝦苗普遍體質較好
2.好管理(避開5.1前后的極端天氣)
3.錯季節提前上市價格好(7月初)
4.短距離運輸成活率高
5.放苗量有數
6.避開疾病高發期(6月中旬-7月中旬)
二、產量設計規模
標苗池畝產一般不超過2000斤,標3cm大小的苗大概在1300頭左右,所以畝標苗不宜超過200萬。

三、標苗池的建設
【小棚選址】
為節約池塘養殖面積,首先選址在池塘周邊臺面,沒有則選址在池塘一角

【鋼架結構】
不易太高(穩固防風)、不易太寬(9-10米)、5-6寸鋼管、鋼架要有弧度

【地膜選擇】
不易滲水土質:不用頻繁加水,操作簡單滲水土質:鋪地膜,減少加水操作(鹽堿地土質松軟,小棚大多會出現滲漏情況)

【藍色薄膜】
升溫快,繩固定

【控溫裝置】
降溫:遮陽網、開邊膜
小棚內水溫維持25-28℃,日變化不超過3℃

升溫:保溫燈

【池塘建設】
一端高一端低,相差15-40公分左右,便于后期收苗

【增氧設施】
可以選擇增氧管、氣石、納米管等

畝增氧功率最好不低于3W/m³
【收苗池】
收苗池外端口水泥硬化,收苗池內外水泥涂抹,避免收苗損失

出苗池建議設在棚內,參考規格1.5米×1米×1米

【養殖流程總結】
池塘徹底消毒,培肥水質。小棚屬小面積水體,肥水更有利于水質穩定。
1、進水
水深控制在平均60-90cm,利于升溫。消毒可以選擇漂白粉10-20ppm或者生石灰100-150ppm放苗前15天進行(漂白粉6.6kg-13.2kg,生石灰66kg-100kg);放苗前一周施肥,施肥后視水色(藻相)向水中補益生菌,可先活化。
檢測水質,如有余氯可先施大蘇打(硫代硫酸鈉)3ppm,可根據余氯含量加減,在放苗前一天向水中投6ppmEDTA-2Na

2、投苗
標苗池放苗選擇傍晚或者早上7/8點,根據標粗的時間長短、硬件設施和技術水平確定放養密度,一般標粗時間是15-25天,標粗到3-4公分。池水溫度一般20℃,最好能22℃以上,投苗前向水中施Vc類產品。注:小棚水溫與池塘水溫相差大時處理時要更細致。


3、投喂
一般全天投喂量掌握在蝦苗體重的10%,每天投喂6頓,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增減。具體可參照:放苗第二天投喂開口料100g/萬尾,前十天每天加40g,10-15天每天加60g,16-20天每天加80g,21天后檢查料臺,根據實際情況添加。例如:第一天100g,第二天140g,第三天180g。
4、棚期的補水
補水應加同一個水源的外塘水,并以噴淋的形式加入,以降低溫差帶來的應激反應。
5、做好防風、防雨和降溫工作
刮風下雨時一定要把塑料布放下并壓好,水溫達到26℃時應適當放風,避免水溫過高。
6、分苗過塘
如果建設有收苗池則直接放水收集、打樣分苗;如果沒有收苗池則可以選擇地籠收集,根據蝦大小選擇網目,稱斤打頭,過塘分苗不帶水。

作者:唐山三發普林飼料有限公司伏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