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是蝦池水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又是引起水化學成分變化的一個主要因素,調節蝦池水質在對蝦最理想的pH值范圍內,是對蝦獲得高產穩產的必要條件之一。pH偏高容易造成對蝦脫殼困難,食欲減退等癥狀;pH偏低容易造成對蝦呼吸困難、黃鰓、腫鰓等不良現象,因而要經常檢查水質,若出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做出處理。在調整處理之前,我們必須分析了解影響蝦池水體pH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才能夠有的放矢。
一、導致pH值高的原因
1)在沒有外來廢水污染的情況下,池塘土質條件和當地的水質條件決定了開始時的pH值。
2)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是導致養殖水體pH值在一天中變化的主要因素。白天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水中浮游植物繁殖迅速,同時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游離C02,使水體的pH值劇烈升高;而夜晚浮游植物強烈的呼吸作用、浮游動物和養殖蝦的生命活動都釋放大量的C02,使水的pH值劇烈降低。這種規律性的變化表現為蝦池的最低pH值出現在早上日出之前,pH最高值出現在下午日落之前,白天pH逐漸升高,晚上pH逐漸降低。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中、上水層中進行,表層的pH要高于低層。如果池水的堿度越小,水中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越強烈,則pH的周日變化越大,日較差隨之增大。
3)清塘藥物使用不當生石灰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清塘藥物,是目前適用范圍最廣的水產養殖用藥,但是在鹽堿程度比較高的池塘,適應生石灰或含有氧化鈣成分的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以后,極容易造成pH值居高不下的情況。
4)水中的C02逸散入空氣中可升高pH值。